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12-07李晓芳

魅力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师应有效性情境

李晓芳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中心小学,四川 宜宾 644101)

素养教育的前提下,小学语文课堂开始被教师重视并进行着优化,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反思与完善。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气氛沉闷,教师应结合其实际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打造出高效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通过情境、分组等方式掌握最多的知识并形成自身的能力,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小组合作教学,重燃热情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硬生生地将知识塞进学生脑中,并没有顾及其真实的想法,使之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学生感到课堂较为枯燥,出现思想跑毛、交头接耳等现象,使教学效果下降。为了改变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找到授课方式的不足继而改进,使之愿意参与其中,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书本内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沟通,使之语言能力逐渐提升。小组方式中,学生之间的联系随之加强,遇到问题共同努力去解决,产生了团队意识,综合素养得以形成。学生在合作中,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打开了想象的时间,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4-6组,教师提出问题“灰尘有什么用”让其进行讨论。此过程中,学生会将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做到分享然后综合起来去回答问题,使之交际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再深入提问“如果没有灰尘,周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学生重燃起热情,努力去思考,小组间的想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没有灰尘就干净了,有的觉得没有灰尘就少了一些生物等等,教师应耐心倾听并表示认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扩展课堂内容

小学生的认识范围不足,在语文课堂中对于一些作品的内容无法理解到位,教学效果不佳。目前,教师的授课方式略显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了,使之好奇心逐渐丧失,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进行扩展,使之看到更多有趣的内容,增长了见识,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内在含义,愿意去深入探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下众多的资源,使课堂焕然一新,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感受到语文中的魅力。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中,里面的美景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应提前做好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美景。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海底的美景,贝壳、鸟等图片使课堂变得热闹起来。教师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促使其去认真阅读并大胆地回答。学生都比较兴奋,教师让其在文中找到描写风景的句子并思考是如何组成自然段的及自身的想法。教师再展示出西沙群岛的位置,引申出海防概念,使之爱国热情升华,利用这个想法让学生去练习写作。教师扩展了课堂内容,学生感受到新鲜,更好地参与其中,并将知识运用于写作中,使之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三、注重情感教育,尊重个体差异

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陈旧的理念使之没有顾及学生的真实需求,授课方式略带强制性,所以整体的参与度不高。学生因家庭环境、接受速度等因素的不同,会出现个体差异,教师只看到了成绩,忽略了这些情况,授课质量停滞不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反思,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找到课堂中的不足,融入大量的精力与心血去设计全新的方案,以符合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做到心灵的沟通,收集到其爱好与个性等情况,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授课方式,使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家长或字典等的帮助下查阅相关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情境的合理构建强化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相互关联的,学生也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实际授课中,教师局限于书本内容,脱离了生活现象,学生的思维被无形的限制住,整体教学质量不佳。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释放出自身的能力,教师应通过情境的方式,使之融入其中感受到语文真实存在于生活里,并随着引导逐渐开始探究更深的内容,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学生在情境中,轻松地打开了思维空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乐趣,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希望自身需求得到满足。教师顺势传授学生一些技巧,使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运用于语文知识中,提升了授课质量。例如,在《秋天的雨》这一课中,需要学生运用联想,去感受景色的优美,教师可以选择情境的方式。学生先进行朗读,明白秋天的雨到底是什么样子,然后教师引导其进入相应的怀情境,使之想象“争”、“轻轻地”等含义并用肢体动作或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白“总起句”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热情地参与,还运用了新的技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使之全方位的发展。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使之对新的内容有所了解,更好地跟上教学节奏。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其真实想法,才能对授课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提升教学有效性。学生在情境中,放松了紧绷的大脑,放开思维去思考,体会到语文知识的深层含义,形成了探究精神,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教师应有效性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