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与幼儿教育的结合发展探究
2020-12-07王梦姣
王梦姣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如何促使人工智能与教师的教学相互融合,进而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为幼儿教育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促进幼儿阶段教育的发展,使得幼儿学生在幼儿阶段树立起对世界正确的看法以及自身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在另一方面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符合现代化发展潮流。
一、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所谓人工智能是指对人类智能活动的过程进行研究,找到其活动的规律,进而构建起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智能的人工系统,并通过研究,促使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们自身的智能活动,计算机能够去完成在以往需要人去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所涉及的教育方面,从整体上而言涉及了心理学科、计算机学科、语言学科等多方面,对教师的教育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育角度出发而言,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幼儿教育阶段要想更好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首先最重要就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正确认知,教师的深刻认知有利于幼儿教育的更好开展。由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整体年级偏小,对事物还没有准确的认知,更别提对待事物是非的判断,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只会单纯的对自身所见的事物进行模仿。这种强大的模仿能力对于幼儿阶段教师的教学而言,既存在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极作用,由于幼儿学生强大的模仿能力会促使幼儿阶段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强,能够很快的适应教师的各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并对现实世界有着更好的认知,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幼儿学生对不正确事物的模仿,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促进幼儿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观念。
二、多角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使幼儿教育启蒙明确
对于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而言,由于历史发展因素的制约和现代化发展的新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因而使得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第一点幼儿教师对幼儿阶段学生自身思维的了解程度不够,教师的教学很多时候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讲解,这样教学方式对于幼儿学生的思维要求过高。部分幼儿教师过早的运用对待小学阶段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生,进而促使幼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抱有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学存在消极影响。其次第二点是目前幼儿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程度上不合理的地方,由于过分借鉴学生在其他学习阶段的教学成果,没有切实考虑到幼儿阶段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而使得教学课程超出幼儿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基于以上种种背景情况,对教师而言,能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多角度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首先一方面而言有利于对幼儿学生思维接受能力有着更好的理解,不会以不适宜的标准去要求幼儿学生。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念设计更为合适的教学课程,使得幼儿阶段的教学课程真正有利于幼儿学生自身的成长,并符合幼儿自身的思维方式。
三、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提升幼儿学生自身思维的成长
由于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制约,因此使得幼儿阶段的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高。幼儿阶段的教育对教师的依靠性很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幼儿学生的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基于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组织幼儿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提升教师自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进而促使教师对幼儿学生的教育的推进。只有幼儿教师自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有着更深一步的程度,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从而更好的促使幼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蒙。其次对幼儿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只依靠学校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也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同时要促进学生家长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促使学生家长思维能力的成长,使得幼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受到人工智能技术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使得幼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得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帮助,促使幼儿学生更好的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促进幼儿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四、结语
人工智能发展是伴随着目前经济发展下的必然趋势,而在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举措,也是未来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幼儿教育中促使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使得现代化的脚步从幼儿阶段开始展开,促使幼儿教育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成长奠定坚实而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