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12-07官细珍
官细珍
(鹰潭市月湖区四青中心小学,江西 鹰潭 3350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学校积极思考自身教学管理的漏洞,积极进行教学思路的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深入思考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依托数学教育的教学特点,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广大小学生应重视数学的重要作用,积极调整自身的学习态度,培养自身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锻炼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创造力,综合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数学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广大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系统化的教学。数学教师应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重视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学生对新鲜事物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让学生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逐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失败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传统教学观念下,学生往往没有学习的自主性,盲目跟着数学教师的教学节奏,不会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思考与总结,这就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刻板化。学生往往会取得较高的数学应试成绩,但是没有学到相应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观念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广大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理念地调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到正确的教学指引作用,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自主安排自身的学习计划,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好感度。
二、积极创建数学学习情境
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充满新鲜感与吸引力。数学教师积极创建“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组成多个想去学习小组,数学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问题,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融入其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思考。
例如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同学小红觉得奶奶最近十分辛苦想为奶奶煲汤,距离奶奶买菜回家还有30分钟,这期间小红需要洗菜、烧水、切菜、做汤,可以计算的是洗菜10分钟、烧水4分钟、切菜5分钟、做汤15分钟,数学教师让各小组同学进行积极思考,想出节约时间的办法。各小组成员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发表自身的看法,最终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一组:我可以在烧水的时候切菜,这样我切完菜水正好烧开,这样洗菜时间、烧水时间和做汤时间正好30分钟,奶奶回来正好可以把汤做好。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表示赞同,并积极鼓励其他学生灵活思考,寻找更好的解题方法。二组:我可以在洗菜的过程中烧水,这样比烧水时切菜节约了2分钟,可以在奶奶回来之前提前做好汤。数学教师对第二组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进行比较,选取最为合理的方案。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练习的综合教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实践生活经验,让学生有学习的代入感,丰富数学教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数学教师在课余时间应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多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运用自身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述“图形的认识”时,数学教师带领学生来到体育馆,让学生对体育馆中的形状进行辨认,学生们纷纷指出体育馆中的多种事物,“地板是长方形的”、“座椅是正方形的”、“标志牌是长方形的”等等,数学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并且为学生能解释这些形状在具体事物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小学数学的学习一方面是扎实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提升相应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为今后更加困难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