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践
2020-12-07马怀斌
马怀斌
(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四川 南充 637600)
快捷化、便利化、智能化的生活方式是符合快节奏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科技的发明、发展以及应用、创新都是基于物理知识理论基础之上的。甚至可以说,没有物理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这些便捷的生活方式都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愿景。那么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知识的合理融合,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使二者相得益彰呢?则需要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物理课程教学中,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取长补短,构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信息化物理教学平台,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高效化。
一、高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融合
相较于其他教学辅助手段,网络信息资源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资源所涵盖的丰富性的、开放性的、易于取得性的网络信息教学资源,能够博众家之长为一体,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不断深入进行,突破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以终身学习观鞭策自己,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构成,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方式;而作为学生,则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学科视野,充实物理知识体系。双方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实现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建构;与此同时,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本身来说,将网络信息资源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充实物理课堂体量,丰富物理课堂教学手段,使得抽象性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在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极大增加了课堂活动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实现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
现代教育提升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创新现代教学模式。而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则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强大的集声、光、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优势,能够为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冲击,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也会激发教师“教”的积极性。多媒体辅助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效率,还可实现物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形式的丰富化,从而实现师生之间、教学课件与教材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效沟通,进一步提升高中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天体运动”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太阳系中不同天体的运动情况,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看,掌握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更加丰富,提升物理学习兴趣;另外,在物理习题中涉及到双星系统以及三星系统的运动计算时,教师也可将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通过课件分析找出相同物理量,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因此,如何实现高中物理教育与信心技术的更好的融合,值得高中物理教师不断探索与积累。
(三)实现物理仿真实验与物理课程教学的融合
物理学科会涉及到大量的物理实验。通过有效地实验演示,学生能够从实验探究过程中,掌握实验方法,获得物理知识。但是处于实验资源、安全性等因素的考虑,无法做到所有的物理实验都让学生去亲自实践。而通过信息技术的物理仿真实验就能够有效的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通过物理仿真实验,不仅能够模仿整个物理实验过程,还能够人为的控制实验节奏,还可以反复播放,方便学生仔细观察物理实验的每个步骤与环节,让学生清晰的了解这个物理实验过程,从而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进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这一实验时,实验难点在于根据电路接线,但是由于实验涉及电路复杂性,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实物演示的话,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影响实验正常进行,甚至会造成实验设备的损坏。而如果借助多媒体开展物理仿真实验,学生既能够轻松、直观的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且实验成功率也有所保证,避免的实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大为提升。
二、结束语
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优势,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又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在物理教学中的主次关系,真正做到二者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使得高中物理课堂异彩纷呈、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