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探究
2020-12-07易礼华
易礼华
(江西省宜春市第八小学,江西 宜春 336000)
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教师对其语言表达进行规范训练,提高其语言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只有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才能与人有效沟通,提高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现出语文教学更加完整的意义和价值,益于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进行观点表达与知识输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其主动性的发挥。口语交际教学与学生的口语交际练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所有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根据感兴趣的话题充分交流,教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增强口语交际教学在课文教学中的渗透
口语交际教学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并非脱离阅读教学而独立存在,增强口语交际教学在课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结合课内知识明确话题含义,展开思考与表达,在口语交际中体会课文主旨,提高思想水平[1]。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课固然重要,而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同样不可或缺,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可使学生增强获取知识信息的意识,就有意义的课堂话题将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听取他人的观点,这一过程展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大有裨益。语文课文教学具有连续性,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教学有益于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练习,使其表达更具逻辑性和严谨性,较之让学生结合生活话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结合课文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其人文素养。课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与口语交际课互为补充,二者结合可实现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理想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其渗透在课文教学中既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可使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著提高。教师可就课文内容设置趣味性话题,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其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2]。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表达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可使学生身临其境般讲述自己喜欢的人和事,降低了低年级学生的表达难度,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连贯表达。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能将话题理解得更加透彻,扫除其语言组织过程中的障碍,从而使他们的意思表达更加完整,为良好的交流互动提供前提。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生动的情境中提炼出有意义的话题内容,进而形成明确观点,可避免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由于观点不明确而泛泛而谈,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接受系统化的口语交际教学,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在发展当中,想要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梳理思路,分清主次,迅速明白教师的引导和提问,获得广阔的表达空间。教师可结合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同生活经验相结合,根据熟悉的事物自由表达。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播放视频和动画,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其多重感官,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3]。
三、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口语交际练习机会,教师可在课文教学和口语交际课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不仅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中实现思维碰撞,获得认识和分析问题新的视角,提高交际能力。语文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可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应用,从而使所口语表达有观点、有内容。小组交流讨论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教师可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小组讨论热烈而意义深刻。口语交际是谈话者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小组讨论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交际环境,可为实现理想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提供保证[4]。
结束语: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其影响深远,同时有利于他们快速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文素养,并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充分表达,使口语交际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能够为学生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使其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朗诵与演讲活动,加深其口语交际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提高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