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
2020-12-07董莉
董莉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兴起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一般用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化关系进行跨文化研究,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由此说来,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都是在“求同”,寻求话语平等,即相同比较,还有一个类型是差异比较,体现在影响研究下的影响变异、平行研究下的阐发变异和平行研究之新范畴的共同话题不同话语这三种类型。
一、“文明的冲突”与跨文明对话
现代社会正处于全球化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都在进行加速传播,传统历史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被颠覆,信息和物质的传输时间被缩短,空间的限制也大大削弱,不同文明就会因此更加频繁地进行交流和碰撞,文明之间的冲突被明显加剧。跨文明对话是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学术范式,而且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最近被理论特征和实践指南,这是为了适应不同领域的全球化发展对人文学科提出的一个历史要求。进入新时期以来,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不同的文明之间就出现了愈发激烈碰撞,因此,中国比较文学就要在这样一个冲突碰撞激烈的时期,通过跨文明比较研究,挖掘出东西方文明的和谐共生、“求同存异”的存在方式,构建出一条异质文化互相交流沟通、共同进步的发展道路,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中国的不可磨灭贡献。
现在的人类都会根据自身的文化将自己划分到一个文化区间之内,这就说明团体文化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重要,而且文明也是文化的实体表现形式,因此,不同的文明团体之间的冲突就变成了全球政治的中心。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的发展最为显著,这就带动了这些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复兴。文明认同来源于他们对与其他文明关系的界定,而且意味着文明认同已经意识到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并且要保护本土文化特色维护文化独立。但是,不同文明国家和集团文明之间的冲突根源是对人民、领土、财产、资源和相对权力的争夺。因此加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
二、跨文明研究相同比较
跨文明求同比较即为跨文明研究的相同比较。传统的西方理论体系中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在可比性的实质上,大体都属于文明求同。但是在跨文明研究中的相同比较,不是单纯地把范围从单一的文明圈拓展到不同的文明集团,而在变异学领域也存在着求同且不是将文明进行“同化”。因此在进行跨文明研究的相同比较时可以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分别进行考虑。在影响研究中的相同比较,内涵表现在异质文化探源中的同源关系。在不同的文明进行文化交流与碰撞过程中,会产生互相影响的一部分文化,因此要在跨文明研究中的相同比较中探求异质文明中的同源关系。但是在文化“求同”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将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同化”,这样并不是文明之间的和谐交流,而是文化同化,被同化的一方不但丧失了自身的文化特异性,也会对区域内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研究中影响研究的相同比较过程中,只需要寻找到异质文化中互相影响的部分,不能存在文化“消融”等现象,不能进行话语主导权下的“化归”。在平行研究中的相同比较是建立在类同关系上,其本质是钱钟书先生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即追求人类共同的内心真实的文化表现和文化需求。总而言之,在进行跨文化研究的相同研究时,应遵循反对话语主导权的原则,在不同的文明之中寻找文明的相同因素,在话语平等的基础上寻求相同的部分,揭示民族性中所包含的世界性一面,禁止用一方话语去覆盖另一方的话语。
三、跨文明研究中的差异比较
(一)影响研究中的差异比较
在文明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影响,但是影响又会产生变异,因此在同源比较中产生的影响变异即为影响差异的变异特性。这可以具体解释为文化在国际转移的过程中会在语言翻译、文化过滤或者是“他国化”的变异情况,而且这些都是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变异现象。因此在进行影响研究中,这些变异情况将完整的影响过程进行了诠释,所以应该注意这种影响变异情况,激发文学发展的活力。
(二)平行研究中的差异比较
这表现在一种很常见的阐发研究上,阐发研究在发展过程中也从单向阐发变为双向阐发。阐发研究的内涵是不同文明话语之间的对话,但是异质文明在对话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变异,因此在进行跨文明研究中也应该注意这种变异。而且跨文明研究体系中的阐发变异突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和文明对话之中的变异因素,从差异比较的角度丰富比较文学的研究,从而让“比较”变得更加全面和立体。
(三)平行研究差异比较新范畴
平行研究差异比较新范畴表现在共同话题的不同话语之上。这个主题表面意思是“求同”,但是核心却是“不同话语”,突出“存异”,研究共同话题之下的不同的话语表达,将会丰富比较研究的内容,帮助在比较研究中的世界文学研究更加全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比较研究的跨文明研究这一层面,我们追求的不单纯是文明之间的“求同”,更重要的是追求“存异”,才能体现出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实现比较文学对世界文学的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