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与养成策略研究
2020-12-07鲁群岷仲继燕舒练
鲁群岷 仲继燕 舒练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 402260)
引言
早在很久以前教育业就对教育的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的教育业人员都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并且将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对于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来说,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质量的措施只能够是不断地加强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忽视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改变自身传统的职能和作用,并且将自身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从而成为拥有更加良好核心素养的角色,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们有效的教学。
一、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的教育业人员来说,很多人都会从一定程度上轻视了高职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认为在高职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一些没什么水平的教师,甚至有大部分的高职教师自己也会这样认为[1]。在这样的态度和看法之下,高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然会存在非常严重的降低,并且教师自身也缺乏了相应的自信,从而无法提供给学生们良好的教学成果。对于这种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想要有效地对其进行解决首先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观察,从而判断出问题的所在之处,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进行解决。
对于高职教学中的教师来说,因为高职与普通高中教育内容不同,其教学的方向以及培养人才的目标都是为了以后在社会中能够有一门专业性的工作,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人才,而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则是为学生们提供全方面的知识教学以及综合素质教学,对于学生们来说也都认为高职教学的水平会比普通高中教育的水平低很多,因此心中难免会对高职教育产生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对于教师们来说同样也是如此,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准比较低,从而来到这种学校担任教师,教师也容易对自身产生放弃的念头。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教师对于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也没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认为这里的学生们多半也只是来混混日子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差同样也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二、高职教师核心素养能力构成
(一)职业道德教育能力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们都是未来的职业人,因此在毕业之后走上社会往往是直接接触到相关专业的工作和内容,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都只侧重于学生们知识水平的掌握,对于学生们自身的人格品行都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让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养成了一系列坏习惯,即便进入社会也无法得到企业的重用。这对于教师们自身来说同样也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内容[2]。教师在开展知识方面的教学之前首先需要教会学生们“做人”,只有掌握了良好的人格品行,上了社会才能够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能力是高职教师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能力,高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入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从而帮助学生们能够成为受社会重视的人才。
(二)教学评价能力
对于学生们的教学来说,教师往往会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点或者时间段给每个学生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帮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们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来更加良好地完善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评价都侧重于对学生们知识能力掌握程度的评价,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们综合能力的考察和分析。这样很容易让应试教育的思想进入到学生们的灵魂之中,从而影响了其自身的一生[3]。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首先是学生学习评价能力,这个方面是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发展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其次是课程评价能力,这个方面是需要教师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是否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符合程度进行判断,从而不断地完善课程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入社会。最后就是自我教学评价能力,这个方面则是需要定时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对于一些教学选择以及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地检讨与反省,以此来完善自身的教学过程,从而促进更加良好的核心素养。
三、高职教师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衔接
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高职教师的核心素养能力,相关教育业人员也需要对高职教师的培养方式做出改善和创新,以此来从更加科学完善的角度来帮助教师发展和进步,从而为教育业输送更多的人才。首先,有效地培养高职教师核心素养的方式就是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衔接,在不完全的统计之中,大约有81%的人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出高职教师的核心素养能力。为了有效地达到这样的效果,高职教师在入职之前首先需要接受一定地培训,传统的应聘阶段之中,大部分的高职教师都是直接入职,在入职之前都没有接受到一个科学良好地培训,从而导致入职之后无法快速地进行适应,就容易产生教学上的脱节。并且在入职之后也缺少相应的培训和发展,部分教师就无法将自身的知识能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导致了教育的脱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地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衔接,在应聘教师的时候通过面试的教师需要去参与一段时间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来帮助高职教师能够端正自身对于高职教学的态度,并且还需要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一定地提高[4]。入职之后高职院校也需要对每个教师定期开展一定的培训或者讲座,在这样的讲座上面可以请来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从而为每个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机会,那么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认为在入职之后就不需要学习了,只需要依靠以前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进行教学就足够了,但是对于教育来说,教师自身其实也还算是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永远不会存在足够的情况,但是部分教师想要学习却缺少了相应的学习平台,这样也就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无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这种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也是得到了将近82%的认可。
在高职院校日常的教学之中,校方应当为教师们开设专门的学习平台以及交流平台,如今的互联网如此发达,校方就可以结合这种互联网的技术来实时地展现一些最新的技术以及知识,教师就可以良好地结合这种知识和内容来进行教学,并且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
(三)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人们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都是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来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体系实际上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当今的教学侧重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教师所需要教学的内容也就从以往的教材知识内容转变成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以往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用。为了帮助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应当得到完善和创新,传统侧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应当改变成为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应当进行一定地改善。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之中应当是侧重于分析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的掌握程度,通过这样的一个评价体系才能够帮助教师从真正意义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推动教育业地良好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高职院校教育之中,大部分的学生无法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绝大多数会来自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核心素养能力。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获得良好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高职院校同样需要对教师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进行重视,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够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教师的核心素养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就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地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