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2020-12-07杨明勋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杨明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助于高校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但是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并不理想,在“三全育人”视角下,深入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方式,对于高校更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疏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三全育人”的含义

“三全育人”主要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它是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提出的一种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的科学育人理念,它的提出是对长远育人标准、育人体系以及育人格局的一种重新建构。其中全员育人一般是指学生自身、学生家庭成员、高校以及社会共同育人。全过程育人主要指将高校的校内校外工作、线上线下工作、课内课外工作全部围绕“育人”这一教育目标有序展开,从而构建出一个灵活融合、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科学育人模式。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多种因素影响,从三全育人角度看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度有限

家庭是孩子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人格发展都直接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只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应试成绩,很少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与心理困扰。所以也不懂得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难以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整体参与度有限[1]。

(二)心理健康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心理教师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负责人,相较于普遍的学科教师,这些心理教师不但要受过系统的心理知识教育,具有较强的心理知识素养,还要具有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能够定期组织一些心理团辅活动,能够及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危机干预以及个案心理辅导。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状况而言,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不多。尤其随着大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学生的不断增加,高校的专业心理教师缺口更严重,根本难以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三)心理健康教学过程有待优化

现阶段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限囿于心理教师的工作范围内,一般是对学生传授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偶尔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一些心理辅导。忽略了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心理测试活动以及心理健康讲座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潜移默化熏陶与感染作用,尚未形成系统的心理引导与评价机制。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首先,高校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配置专业的办公室与办公人员来全面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辅导以及评价工作。其次,高校的管理层、相关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学科教师以及班级辅导员也应该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教师与辅导员要依据不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时代发展特点,以育人为基本出发点,逐步细化和完善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正确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最后,高校还应该积极发挥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学校后勤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等多个群体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共同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2]。

(二)组建一支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基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缺口较大的现状,高校应该积极加强心理健康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心理健康师资力量。一方面,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争取能将心理健康服务全面覆盖大学生群体,切实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需要。另一方面,加强对目前在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养,促使他们积极学习国内外最新的心理学研究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的案例分析辅导技巧,全面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此外,还应该鼓励心理健康教师与时俱进地革新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授课中,适当融入一些典型的个例分析与探讨,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明确重点,细化措施,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一方面,高校应该明确重点,集中发力,通过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调节自我心理,适度提高抗压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革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促使其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高度契合[3]。

结语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服务大学生整个成长过程的教育,对大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基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十分有必须通过鼓励全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建一支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等方式,成功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此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真正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