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中教师队伍的建设
2020-12-07白静
白静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1)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影响到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开展[1]。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完善有助于医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确立更加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动力和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是其成败的关键因素。那么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师队伍应该如何建设呢?
一、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增强“传道”责任感,意识到生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生理学课堂教学过程本身也是育人的过程。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这一全新理念,立足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培育任务,将思政思想融入生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牢固掌握生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现代医学人才。
二、提升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仅次于父母的,可以说学生除了家里就是在学校,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许多无意识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说教师教学过程中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教师日常生活中得体优雅的举止,教师不凡的谈吐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默默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更是思想和品德的教学,教师要做好学生人生引路人的角色[2]。生理学教师相比于高校其他专业教师来说,要融入思政教育更具挑战性,但是教师要勇于面对这个挑战,强化自身德育教育的执教能力。只有生理学教师自身切实做到深刻理解并坚定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3],才有可能把蕴藏在生理学知识中的”思政”内涵挖掘出来,将生理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从而真正落实生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
三、结合生理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的生理学专业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要首先深入研究最新的教学大纲,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理解教学知识点,同时做好思政教育融入生理学教育的准备工作,寻找学生兴趣的关注点和思想政治内容的切入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生理学中的思政教育可结合具体章节内容进行巧妙结合。如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生理学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获取丰富的素材,选取当下热门事件或热门话题作为与思政内容相结合的切入点,深入了解生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立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4]。2.生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生理学中的许多理论知识都来源于实验等实践活动,因此生理学也是无数伟大的科学家艰苦探索研究的成果。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事迹,鼓励学生用于探索知识,用于创新,不畏艰难,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有部分课程需要开展实验,这种实验类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其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接下来阶段的科研知识学习或者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善待实验动物,培育学生的同理心。3、生理学知识与临床密切相关,很多临床问题都可以用生理学知识进行解释。因此,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病例实施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增强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体会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培养职业精神。
四、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5]。如何将生理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使生理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需要生理学教师在教授生理学过程中结合教师自身特点,针对不同学生及不同章节及内容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6]。目前高职医学院校中生理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实验式教学法”等。
五、建设教师团队,注重与思政教师结合
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师要和思政教师形成教研团队,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同时,高职医学院校可举办思想政治理论热点问题讲座、先进人物事迹讲座、传统文化素质讲座等;生理学教研室可定期开展教师的德育研讨会,分享各位生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经验。这些都有利于生理学教师“大思政”观念的树立,思政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思政内容真正地融入到生理学教学中,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
作为生理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执行者,生理学教师要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凸显生理学教学的精神价值引领功能,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