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
2020-12-07张竹清
张竹清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江苏 靖江 214513)
引言
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结构改革与经济转型共同推进的关键阶段,对于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新时代下,各个高校都应该积极探寻契合自身具体情况的转型发展路径,独立学院也不例外。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当前部分独立学院实验室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注重创新与改变,这样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发展,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实验,同时还被束缚在各种条条框框中,很难达成理想的效果。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转型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转型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因为独立学院办学主要依靠的是社会资源,所以其中的实验室建设基本都是自建。在转型发展背景下,需要独立学院对实验室重新进行整理与规划,同时加大开发力度,这便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不同实验内容与研究方向的学生对于实验仪器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便会产生仪器设备维护与应用等方面的争议。究其根本,实验室管理制度不是很完善,各方面规范性不足。
(二)仪器设备申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独立学院实验室在刚开始建设的时候主要依据就是教学需求,然后随着其不断发展,实验室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可以达成这一需求了。不过转型发展背景下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完善【1】。与此同时,因为独立学员实验技术人才大都是刚毕业的年轻工作者,他们参与实验室建设与规划的比例还不是很高,所以在设备申购工作方面比较随意,只能从本专业需要出发,从而很难有效满足具体要求,影响到整体效果。
二、转型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分析
(一)完善管理制度
实验室是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并且有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对其加强管理意义重大。首先就是建立申报制度。具体就是指由每一件实验室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设计一些可行性的实验供学生选择,让学生以自己的实验项目需要进行实验室应用情况的申报,实验室应用完成之后,应该将自己的实验情况填写好,同时将实验室打扫干净。而对于项目指导教师来说,则应该跟进学生的情况,并结合学生实验情况给出成绩;其次就是创设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生是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应用主角,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各个方面都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的自主管理,具体内容有实验药品、仪器等的整理、出入人员登记等等;最后就是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尊重实验教师的劳动价值与成果,则能很好体现学校方面的人文关怀,有效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加强注重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要想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得加强注重高素质、高水平实验室技术队伍的构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实验技术队伍的思想建设工作【2】。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最为首要的任务就是认清其作用与地位,做好思想建设工作,深入分析他们的心理契约内容与结构,然后从工作认可度、职位发展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二是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并且不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聘请专家来校组织开展讲座等。以便帮助实验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实验室管理新动向,认识到转型发展对实验室管理提出的全新要求。
(三)落实实践教学规划
一是积极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根据全面学分制改革与转型发展提出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调整课程结构当作切入点,促使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充分体现出来,根据模块进行课程设置,具体有开放选修模块、通识通修模块以及学科核心模块等;二是注重实践教学。独立学院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对于人才应用技能的要求也十分高。所以加强注重实践教学非常有必要【3】。具体可以适当提升实践课程的比例,将实验室体系改革纳入至教学资源建设计划中。同时,还应该立足于全面学分制管理模式,以应用向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进行实验室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管理质量,为独立学院长远稳定发展目标的达成提供助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转型发展背景下积极进行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意义重大,所以需要相关方面加强重视,朝着科学化与制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同时提高导师积极性,引入一些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良好目标,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