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中小学琴童学习二胡的主要因素
2020-12-07管小园
管小园
(吉林省文化科技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00)
一、琴童自身的主观因素
琴童自身的因素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影响其学习二胡的因素之一。因为对于琴童而言,学习二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很多琴童本身对学习二胡的态度较为敷衍,产生这类原因一方面是琴童对二胡的学习毫无概念,只是一时的兴趣,尽管等到其逐渐渐入佳境,学习效果还是难以达到预期;另一方面琴童学习二胡大部分是在父母或者教师的“威逼利诱”之下,但其实其自身并未完全投入其中。其次,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小学生琴童中只要不到20%的人选择是完全出于兴趣来学习二胡,在中学生期琴童中也只有10%的人选择二胡是出于自身兴趣。这些数据的出现归根结底都是琴童自身的原因,他们自身并没有兴趣去学习二胡,学习效果自然而然也能预见【1】。
二、受家长的认知、思维等影响的主观因素
目前,“中国式家长”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家长也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家长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琴童音乐教育成果的关键因素。在不同的家庭中,家长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不一,琴童学习二胡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效果也大不相同。比如态度要求严苛,善于与老师沟通交流并且做事较积极的家长,琴童学习二胡的效果也会有所提高,家长在其中也往往能树立正面的教育形象;反之,态度敷衍,缺乏与教师沟通并且做事较懒散的家长琴童的音乐教育成果也比前者的家长相差较多。因此,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家长应树立大局意识,与教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强调音乐技能方面学习的同时不能忽略琴童学习音乐和过程的感受。因为只有这样,琴童学习二胡的兴趣和热情才能高涨,从而使得他们在二胡的学习中收获到快乐和成功的感受【2】。
三、二胡本身技术技巧的影响
影响琴童学习二胡因素除了其自身和家长方面的影响,二胡本身技术技巧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琴童与常人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技巧有所区别,他们需要从小接触和学习二胡的各类技巧,在“童子功”的养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尤其是在初学阶段,琴童可能在学习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依旧不能完整地拉出一句谱。而且由于二胡在民族乐器中属于拉弦类的乐器,这就对右手拉弓的姿势和角度要求十分严格,但琴童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上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初学时较难控制好弓子的角度和姿势,演奏出的声音也就较为刺耳。其次,像琵琶、阮等弹拨乐器都有很多小孔,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具备细腻的控制按弦按孔技术,还必须在一定参照物的基础上演奏。二胡的学习则需要靠琴童自身大量的练琴和灵敏的听觉去把握音准,但这个技能的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大部分家长和教师未亲身接触过视唱练耳等方式的训练,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指法弓法都是正确的但听着就是不太对劲,其实这就是音准的问题了。音乐是每个二胡演奏者一年甚至终身学习的关键因素,一旦音准未掌握到位,孩子的二胡演奏也难以顺利完成,尤其是对于琴童而言,他们从小接触二胡,如果一开始就出现音准问题,纠正则会成为缠绕琴童一生学习二胡的最大阻碍因素。因此,在影响中小学琴童学习二胡的众多因素中,无论是琴童自身还是教师都应对音准问题引起充分重视,通过不断模拟训练和日常的专业训练等多元化训练模式帮助琴童掌握正确的音准,提高其学习效率【3】。
四、结束语
由此而见,影响琴童学习二胡的因素在目前的音乐教育事业中是不容小觑的。琴童学习二胡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与它息息相关。因此,在现代化音乐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不仅应深入琴童二胡学习的每一环节,促使其节奏控制与分析做到全面化、复杂化,从而适应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还应提高自身音乐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为琴童的音准控制与节奏分析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同时,随着我国精神消费需求的不断上涨,教师还应推动二胡艺术内容形式与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塑造琴童较强的演绎能力、提高琴童学习二胡技术技巧等途径帮助琴童重新爱上音乐,全身心地投入到二胡学习当中,尽管目前这些影响中小学琴童二胡学习的因素尚未解决,家长和教师还有琴童也应从大局出发,在逐渐稳固琴童音准的基础上慢慢掌握到二胡学习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