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0-12-07黄明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黄明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及成绩达到有效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使其掌握更多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结合高中生的认识能力及发展需求,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和提升。

一、数学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改变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首先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并选择符合现代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及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开展高中教学活动,进而为培养以及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基于此,也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学生及教学需求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模式进行不断调整,促使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调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得到真正培养和锻炼。其次,还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现代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探究,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制定出符合学生认识能力的教学方案。最后,数学教师要在正式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自身及学生的定位进行明确,要突显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活跃其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也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使其思维得到充分活跃,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帮助其构建出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供保障[1]。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高中人教A版必修二《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章教学时,当该章讲解完成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及掌握,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对比学习的方式记忆点、直线、平面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将三者的位置关系、评定、性质等基础内容列在同一张纸上,通过对比三者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进而使得学生的对比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三、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活其思维

数学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复杂性,但是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会发现,数学知识也具有一定的活跃性,一道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式。因此,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可以对数学知识的这一特性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实现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逐步提升[2]。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高中人教A版必修一《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中“3.1 函数与方程”这节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在正式开展该节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讲解该部分知识,比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方式,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函数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另外,数学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解题方式的原理,以此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的“举一反三”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其创新思维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不仅需要数学掌握上述三点教学策略,同时还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合作探究法进行充分利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实现对问题的全面思考,为活跃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提升其创新能力提供保障,避免学生在独自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受限的问题。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高中人教A版必修三《第二章 统计》中“2.2 用样本估计总体”这节内容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然后让学生对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可以时某次考试的成绩、可以是某段线路一天的车流情况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用样本估计总体”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中激活其创新思维,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3]。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对学生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同时还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特别是思维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活跃,能够建立出抽象与直观之间的联系,掌握更多数学学习方法,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