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生活元素,增效小学数学教学

2020-12-07万良涛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万良涛

(江西省南昌县广福镇中心小学,江西 南昌 330205)

小学数学是学生系统接触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打造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是最为紧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充分发挥数学生活化的一面,避免数学与生活脱节的情况发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

虽然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不乏有些数学概念和知识抽象,不好理解。教师上课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畅快淋漓,学生在台下却一头雾水没有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还相对较弱,一些数学知识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容易理解,那么学生的学习会相对更加轻松。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同学们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了,妈妈买了两瓶水和三个面包,已知一瓶水是2元,一个面包是5元,那么请问和妈妈这一次的购物花了多少钱?”通过这样的买东西情境,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理解算式的列法。这样买东西的情境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在教学混合运算就可以利用购物生活这样常见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的枯燥无聊,难免会令学生感到困难无趣,如果上课时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生活中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会相对更加有动力。还有在涉及加减法关于“9+29”这样的算法时,教师一般会教给学生“9+30-1”这样算,但是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用了加后边又减去了数”,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付整找零”的购物情境,“你买东西花了29元,你付给收银员30元,收银员应该找给你多少钱呢?”这样学生联想到自己买东西时的情境,就更容易理解知识。

二、巧用生活道具

教具的使用会给数学教学带来方便。小学数学和生活联系紧密,一些数学道具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物品实现。尤其在小学数学已经涉及到几何问题,几何内容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要求较高,如果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和几何内容相联系,一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讲授“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或者让学生提前准备生活道具。在这一部分时,笔者让学生准备了两块有形状的一样的橡皮,然后指导学生将橡皮平移、旋转,让学生理解其概念。用生活中的物品作为数学课上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用具的帮助之下,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方面有困难是正常现象,几何内容在小学数学中涉及并不多,只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认识一些基本图形,掌握基本图形的变换以及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内容大多需要教师运用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如果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用作教具,必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是教师在使用生活中的物品作为教具时也应该注意,不为了使用而使用,教具是为了知识服务,如果使用的教具不能帮助教学,那就应该舍弃。不应该为了展示生活和知识的联系,就运用没有帮助的物品。在生活物品的选取方面,也应该选取日常的物品,如果选取的物品学生没有见过,那么学生也没办法很好地理解。

三、解决生活问题

知识服务于生活,学生学习的知识如果不能运用在生活中那必然是死板的知识,小学数学大多融入进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可见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也依赖于数学知识。

例如,在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其主要教给了学生如何正确的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笔者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测量自己家的卧室洗手间等区域的必要数据,计算表面积。让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的数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另外在学习“克、千克、吨”这些计量单位时,学生对生活中的物品重量还没有概念,而平时做题也会遇到请学生估算物品重量的相关题目,那么我们就可以请学生在学习这个计量单位以后,记录生活中用“克、千克、吨”计量的物品的重量,让学生对这些有清晰的认识。

四、练习生活化,活用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的巩固练习是优化教学结构的重要一环,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步骤,但是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多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作业的安排,只是依靠教材和练习册来进行习题训练,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巩固基础,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消磨,并且逐渐将数学与生活相分割。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加强学生的认同感,多以实际生活进行结合。

比如进行“三角形”的单元学习总结时,笔者就根据教学情况为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课后作业:运用自己学过的图形进行拼图,自己动手粘贴在卡片上,在下堂课时进行展示。学生都积极地开动大脑,有的用三角形拼成了许多条鱼;有的用图形拼成了汽车;还有的拼成了一间房屋等。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表扬,并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在了班级的展示墙上。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还能够充分开发学生大脑,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一些乐趣,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将知识生活化运用的能力。

只有当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时,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当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时,才会热爱数学。学生学习数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数学理性思维,数学理性思维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将数学生活化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同样是如今数学学习趋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