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方法探究

2020-12-07梁翠英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梁翠英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教育和体育局教研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6250)

道德与法治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儿童的品德行为正是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的过程,可塑性强。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重视品德教育,通过正确的引导,促进儿童向积极健康方面发展,避免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坏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等,加强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

一、当前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受到社会和成人思想的影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且这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一)不能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导致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比较重视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间被其他考试科目占用时间,从而使德育教育的进行比较缓慢。虽然新科标指出,要注重实现素质教育,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势头还是呈现增强趋势,学校的德育成为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软指标。

(二)新形势下大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因素

受年龄、知识、阅历等方面的影响,小学生的判断能力、抵御能力、辨别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因此,比较容易受到外来事物和他人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有些学生把好的事物和思想当作坏的,坏的事物和思想当作好的,甚至有的学生更乐意接受一些哗众取宠、腐败堕落的不良风气,这也是导致传统的模范人物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从而使“学雷锋、树新风”等德育活动成为表面形式,不能够落实到实处。从社会层面来讲,缺乏对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某种角度来讲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大多数学校周围都有好多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围绕,且这些娱乐场所管理不严格,学生们轻易地就可以进入到里面,随意玩耍。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有限,所以学生在网吧的时候经常会接触一些暴力、色情的东西,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有很坏的影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对策

(一)提升教师道德与法治意识及综合素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处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位置。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意识,正确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小学生成长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足,应通过业务培训、教研活动等方法加强教师管理,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职务晋升引起关注以保障其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工作交流活动,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差距,分析解决问题,通过鼓励教师持续的进修与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成为一个合格的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最后我们也应当关注家长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对子女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重个人思想道德素养,教师与家长都应发挥表率作用,给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做出实效性的教育。

(二)创设情境

所谓的情境创设,就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为配合课堂教学所创设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并在该情境中实施教学的过程。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当紧扣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如同身临其境,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预定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加深对于教师所教授的道德理念的理解。可以看出,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正是依据人类的心理在特定情境中易产生情感共鸣的特点而提出来的,而小学生的情感是非常容易得到感染的,正是利用小学生的感性特点情境创设的方法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可以充分借助一些教具如音乐媒体或是生活实物等,并且情境创设时要体现其新颖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榜样力量更好的激励学生

在品德教育当中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如每当学生们听到某某英雄、某某伟人、杰出和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时,全部都聚精会神听讲并表示出强烈的学习欲望,有的甚至会激动流泪。这表示了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通过这一特性,教师可以主动选一些标志性人物事迹为榜样,榜样人物可选择民族英雄、伟大科学家和历史中的伟人等。也可以选本班级优秀三好学生作为榜样人物去教育学生,通过他们的好品德,好思想和伟大行为作为道德观点,利用形象而生动的感染力吸引学生,时机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从而达到正确认识思想观念。把“学英雄、见行动”这条榜样教育,切实地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来。

(四)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进行转变,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互动的友好关系,师生之间乐于沟通、相互信任、共同探讨将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有趣。其次,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与多学科进行整合,打破教材的局限,并以新课标为标准,以学习与活动结合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理论相对抽象,通过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进行,结合年级特点、小学生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之中,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体会。

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是学校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