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0-12-07王淼
王淼
(抚顺市东洲区东洲中学,辽宁 抚顺 113004)
引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对于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所以需要教师积极做出改变,合理进行创新。而引入主题阅读教学法,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合理开展学习,接触更多相关内容。而且这样还能打破学科限制,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有效的发展。不过因为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旧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忽视了其他方法的应用,从而极大阻碍到教学发展。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主题阅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主题阅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中遇见的阻碍
(一)教学观念滞后
在中考压力下,九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心往往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点转,并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1】。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不愿意主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主题阅读落实自然更加无从提及。
(二)学生阅读习惯不良好
在具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都不是很重视,觉得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不需要过多的督促。从而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就是走马观花,不能合理做标记与感悟文本。在这种方式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三)学生阅读理念陈旧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阅读理念也深受影响,从而过于追求功利性,不能深入分析文本情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阅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就是大量地进行刷题,先看题目然后再进行阅读,对于其他不相关的内容直接忽视,阅读理念十分陈旧,学习效率差,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主题阅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明确主题
主题阅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时候,最为首要的任务便是明确主题。具体需要教师结合九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任务和目标,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实际,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主题【2】。通常情况下,主题一般定位于一句话或者是一些词语,如“动物描写”、“亲情”等等。此外,九年级语文教师还可以直接以语文课本章节单元当作主题,例如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选择“理想信念”当作主题;在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爱国”当作主题。必须得注意的一点,九年级语文教师在主题确定时,一方面需要选择不同领域与方面的主题;另一方面则是应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选择主题。这样,便能很好保证主题阅读教育意义,有效激起学生参与积极性,最终达成理想的主题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二)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主题阅读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很有可能会缺乏有效资料,又或者是对主题出现意见分歧。再者,就是一些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秉持着得过且过的心态。针对此,需要九年级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确保主题阅读教学活动能够稳定开展。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并且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疑惑与困难,然后适时给予提点。例如在“科举制度弊端”这一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范进中举》、《孔乙己》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写作手法以及人物形象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以便学生对主题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促使主题阅读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大家都知道,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如果教师采用闭门造车的方式那将很难达成理想的效果。而且,主题阅读提倡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为此,九年级语文教师在明确主题之后,可以着手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阅读【3】。例如在《沁园春·雪》这一课文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以本诗作者为主题,让学生小组进行毛泽东这一人物的探究,如生平、作品特点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和方向,并在学生小组探究遇见分歧和阻碍的时候给予提点,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最后再由小组代表起来分享本组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主题阅读作用充分的发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主题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主题阅读内涵,明确学习目标,最终实现高效的阅读学习,语文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为此,需要九年级语文教师加强重视,采用多种方式循序渐进的开展主题阅读教学,以便推动教学效率有效的提升,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