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
2020-12-07黄丹华
黄丹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广西 崇左 532200)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的旋律与和声,更重要的是掌握音乐的节奏。节奏在小学音乐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的根源。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创新音乐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节奏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
一、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小学音乐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中学无所成,这是因为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古板,没有深入了解过学生的内心需求,更重要的是没有对音乐的节奏方面进行合理训练。节奏训练的好,学生的音乐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学生一旦掌握了音乐节奏,就可以充分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魅力。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何为节奏?最简单的解释方法就是在电视上看到音乐现场中歌手在演唱时,台下有部分观众会跟着音乐一起有节奏地拍手,这就是一种节奏感的体现。音乐教师从最简单的拍手开始展开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乐感。
小学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有着好动、好说的行为特征,并且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此时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展开音乐节奏训练,节奏欢快的音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音乐教师一般采取分段式教学的方法,当教师重复播放几遍音乐以后,学生对音乐的节奏会产生一定的记忆,此时学生再将自己记忆中的音乐节奏和原音乐中的节奏进行重点回想和详细对比,这个过程就是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的过程。
由于他们的思维虽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但是他们依然具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3]。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组织节奏练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在想象时没有具体的事物作为依据和参考,所以有些想象是有些偏颇的,音乐教师借助音乐节奏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参照物,让学生可以在音乐节奏练习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传递情感的载体,就像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音乐同样是表达歌者内心思想感情的媒介。音乐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音乐节奏训练,让学生可以和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内心情感的迸发,从而促进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和音乐节奏能力的增强。
三、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上文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接下来,文章将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提供几点有效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节奏训练
在以往的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导致音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无法真正进行音乐学习。因此,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观念,使用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方面的练习[4]。现如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教师可以在开展音乐节奏练习的时候,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和长处,它可以通过自身生动形象的特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对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二)组织多种游戏进行音乐节奏训练
音乐教师要根据小学音乐节奏方面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音乐节奏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的特征,将音乐节奏的练习和课堂游戏有机融合在一起,二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
音乐教师开展游戏活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进行合理游戏教学,同时音乐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形象,切不可因为游戏而失去了教学的本质,掌握好游戏和音乐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三)运用多种乐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
学生对于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音乐教师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尤其是当乐器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更能激发学生对乐器使用的欲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多种游戏活动的开展和多种打击乐器的运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练习,帮助学生了解音乐节奏的涵义,掌握音乐节奏的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