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2020-12-07陈欣妍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陈欣妍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北坞回民小学,河北 廊坊 065309)

前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体育教学逐渐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并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但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比较,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需要开展大量的室外活动,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小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几率。与此同时,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个性活泼好动,安全意识较弱,在体育设备的使用上比较的随心所欲,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伤害事故发生的风险无处不在。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加强管理,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安全的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管理上出现了漏洞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中,很多学校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在体育设施的选择和管理方面,缺乏全面的考虑,忽视了对体育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这就使得学生在使用体育设施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容易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体育教师缺乏责任心和专业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带领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有很大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重要的问题。而事实上,有一小部分教师是缺乏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给学生示范体育动作,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使得学生在没有相关安全意识的情况下,贸然进行体育运动,甚至会作出各种危险性的动作,很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危险,大部分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只要教师增强责任心,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很多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比较贪玩,对各种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而且自律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严重欠缺。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丝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即使在教师的安全教育下,一些学生仍然存在冒险和显摆的心理,做出一些鲁莽的动作或者行为,从而很容易造成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有效应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分析

(一)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

针对在安全管理上出现的漏洞,学校要作出深刻的反思,并加强对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重视,不断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伤害事故发生的预防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对体育项目教学的规范,定期开展对各种体育设施的保养和维修,保证学生使用的体育设施是完整的、正常的、安全的,能够正常的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减少体育器材设施方面的潜藏的安全问题。另外,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利用学校师生大会的机会、教师在体育教学之前的时间等,都可以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树立起安全意识,加强自律性,特别是在参加体育活动中,能够严格依照教师的教学规范,进行体育活动,不做任何危险动作和危险行为,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体育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时刻紧绷安全的弦儿,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建立体育教学档案,将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和体制状况进行记录,这样就可以全面的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对于班级内个别学生的特殊体质,教师要加以重视,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他们安排特殊的体育活动内容,避免因为体育活动强度的问题,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另外,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问题,定期给教师们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体育教学技能,使得本校的体育教学体现出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为体育安全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杜绝小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离不开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有限,因此潜藏在他们身边的危险是时时刻刻存在的。教师要发挥好教育和引领的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将体育活动中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告知给学生们,让他们加强防范,并有意识的做好自我保护。另外,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对体育活动特别是器械运动具有恐惧的心理,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强制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将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事故。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不能批评和训斥,更不能嘲讽,而要对他们开展一定的心理辅导教育,帮助他们解开心里的症结,鼓励他们,给他们以勇气,消除内心的恐惧感。学生内心无所畏惧了,动作舒展了,可以大大方方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自然伤害事故的发生几率也就降低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已经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加强对他们的保护和教育,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学校要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并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同时,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消除潜藏其中的不安全因素。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顺顺利利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做好学生体育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和组织者,重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带领学生有序、安全的开展体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