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0-12-07万盛云

魅力中国 2020年2期
关键词:傣族创新性云南省

万盛云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明确强调了“要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尤其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较为严重。只有实现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够对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进行有力的保护,进而促进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

一、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概述

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指的是,随着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发展,通过前人从未想过的思维,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来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而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指的是在先进理论知识与技术的作用下,继续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展现力以及传播力,从而使其获得更强的传承与发展[1]。由此可见,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加强调民族文化价值与人文内涵,更加强调民族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更加强调通过人们广泛性参与的方式来进行民族文化的推广。而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则更加注重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创意以及文化产业的应用,更加注重文化生产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给予民族文化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者互为影响、互相补充,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传承以及民族文化的再生产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

二、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一)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一般情况下,傣族民族文化起源于采集渔猎社会、游牧社会以及农耕社会,很多文化要素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呈现出了不适应特征,部分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从文化结构内部入手,对文化要素进行有效的刺激,恢复民族文化的升级与活力。而这就是傣族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3]。

大多数情况下,云南省傣族内部权威人士以及精英人士对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傣楼是傣族村民的居住空间,傣族村民经常在傣楼中祭祀家神,而在现代化的傣家乐中,傣楼[4]除了卧室的生活空间对游客已经全面开放,供游客暂时休憩。很多傣族村民如果有家里老人去世,都会在客厅入口的上方贴去世老人的照片。通过对死去老人照片的凝视来抒发他们对逝者的思念以及对过去时空的感知。另外,傣族村民会将家里逝去的老人视为家神,意思是家的保护神。如果家神成为天神,给他祭祀一滴水,就是给他积累福报,如果家神成为恶鬼;给他祭祀一滴水,就是祝他早日脱离苦海。祭祀家神,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家庭的凝聚力,还可以在共同怀念祖先的过程中获得归属感[5]。因为家神在傣族信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傣族村民家中有权威的老人的卧室都严禁外人进入,防止外人对家神造成惊吓,为主人招来灾祸。而在大力发展傣族旅游业的过程中,傣族村民为了解决这一文化问题,会经常向家神祷告,增加祈祷的频率。而随着云南省傣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傣族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傣楼也得到了全面的整修和扩建,他们将客厅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使用的客厅,一种是专门招待游客的客厅。这样,既可以防止游客惊扰到卧室中的家神,又可以促进傣族傣家乐的发展。这样,通过对傣楼的改造,傣族民族文化成为傣族区域的特色资源[6]。

(二)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1.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符合当前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所以出现了一批热爱傣族民族文化产品以及艺术品的消费群体,提升了傣族民族文化的消费空间,刺激了傣族民族文化的消费需求。例如,以傣族民族文化和当地的旅游资源为载体,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包含傣族文化表演、傣族文化产品购物、傣族特色酒店、傣族特色食品等[7]。

2.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与“互联网+”的结合、与云计算的结合、与物联网的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例如文化创业产业、文化科技产业、文化网络产业等。例如,一些傣族民族手工技艺,已经开始由家庭作坊转变到了企业化生产。另外,傣剧的数字化发展,使得大多数傣剧戏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电脑进行傣剧经典名家名段的表演[8]。

3.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与公共服务的结合

云南省傣族区域的政府部门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使傣族民族传统文化转化成了一种公共文化产品,极大的迎合了傣族群众的文化需求。例如,傣族孔雀舞,因为其韵律明快、节奏性强、动作简单优美的特点,已经成为备受全国各地各族群众喜爱的广场舞[9]。

结语:

综上所述,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加强调傣族民族文化自觉行为的作用。期望通过各种手段来促进傣族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与协调发展;期望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公共服务、旅游产业等来实现傣族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转变,进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云南省傣族民族文化的价值传承以及再生产能力。

猜你喜欢

傣族创新性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