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的探索

2020-12-07梁晓婷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梁晓婷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大学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摇篮,大力实施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就是以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为载体,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敬老实践活动之中,从而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一、大学德育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意义

第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是立德树人育才的需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任务。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性、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其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学校,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思维活跃,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尚未完全定型,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正处于人生思想道德可塑性最佳的时期。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其意义不言而喻。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是学生价值观确立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核心价值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盲目追星等消极的西方思潮对价值观念尚未完成定型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冲击。加上大学生大多为文化成绩较差、中考失利的学生,由于过来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够端正,长期处于班级学生的中下层,极容易出现迷茫、困惑或是自卑,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自暴自弃心理,因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其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帮助其顺利就业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的路径探索

(一)依托敬老实践活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

开展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主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摒弃过去被动式的实践活动,改进方式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强化学生对敬老实践活动的认知。一是实践活动前的准备,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故事短片,学生通过观看直观、生动、形象的故事明白敬老实践活动的内涵。二是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成功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还可以用身边的榜样示范引领和激励更多的学生。三是热点效应。敬老实践活动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前进的动力[2]。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一是开展现场辩论。将本地的敬老资源、敬老工作、敬老设施等作为辩论的主要选题来源。如针对当地敬老工作的不足,养老需求的调研,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将其作为重要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讨论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大学生敬老中的重要作用。又如针对网上频现的碰瓷及扶老人过马路被敲诈等社会个别现象,进一步弄清事实真相,增强是非观,让学生认识做这些极少数现象折射出少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缺失的危害,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坚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二是开展技能比拼。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习锻炼等途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大比武活动,让学生通过技能比拼激发积极向上的斗志,磨砺永不服输的坚韧意志。比如在敬老实践活动中,既要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实际的帮助,又要采取开设兴趣班培养老人兴趣,开设心理咨询主题活动,为老年人梳理心理问题,开展文艺活动,帮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举办健康讲座激发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充分依托敬老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营造良好氛围,传导积极向上的道德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