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养老”的路径探析

2020-12-07李梦婷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李梦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一、推行文化养老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从文化层面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满足和情感关怀。在“文化养老”的具体实践中主要是以健康、精力充沛、知识渊博、经济能力强的“四老”为对象推行该养老模式,它的实施有利于继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孝文化”,重塑老年人的生活圈和社会圈,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综合起来,让老年人退休后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从而提升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水平。

文化养老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养老方式。在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基本保证的基础上,他们需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以宣传自己的个性,倡导独立,享受幸福和快乐,这是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进步,是将传统的“物质养老”发展到了更高层次的水平。

老年文化支持是对离退休老年人的现实要求。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满足于现状。他们对过去做家务、打麻将、养花种菜和其他自我娱乐的情况感到厌倦。他们需要扩大生活领域,丰富和丰富他们的旧生活,拥有更加优雅地生活,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二、实践“文化养老”的渠道

实践“文化养老”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文化养老的主阵地老年大学,它是“文化养老”的主阵地,是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窗口。2016 年国家发布《老年教育发展纲要2016—2020 年》后,新一代高等学校应运而生,目的是建设更加公平、有序、优质、充满活力的老年大学,从而推进“文化养老”发展,实现帮助老年人走出家门、走出学校、追求晚年精神繁荣的愿望;二是社区。社区是老年人实现“文化养老”的重要场所,具有温馨方便的特点。社区中心通过营造邻里友好、互助爱的自由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是开展“文化养老”的最佳场所;三是养老机构,多数养老院、福利养老院、医疗中心已成为各省推进“文化养老”的首要机构。例如养老院会开展“文化养老”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棋牌、健身、娱乐等常规设施,或者定期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表演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文化艺术节目。四是社会老年文化组织,主要包括以各种爱好命名的高级艺术工作室和社区组织,如“夕阳红艺术工作室”“高级唱诗班”“老年模特队”等,它们既是公共的,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在养老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文化养老的困境

(一)文化养老体系不平衡。不同的老年群体由于体制和制度不同,可以享受到的文化养老服务待遇也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域不同;二是文化养老政策覆盖不一;三是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养老服务条件相对较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条件比较差;四是由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城乡老人养老水平不同。(二)文化养老政策有待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其中也提到了赡养人并向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义务,但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地方政策的配套措施不够,可操作性不强。(三)文化养老设施不健全。在文化养老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由于经济条件、资源保障、服务供给等方面的限制,各地文化养老设施建设方面也相当落后,不同文化产品的供给也存在不足。(四)文化养老服务较单一。虽然大部分养老机构都会为老人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但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对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方面关注较少,对部分孤寡老人的照顾主要局限于日常生活,文化养老活动形式也相对简单,多为广场舞、合唱等等,根本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四、文化养老的策略与路径

(一)宣传宣传文化的时代观念,抓好群众文化地位建设。比如免费开放文化中心和高级干部大学,包括像社区艺术团,高级干部活动中心等,或者设立的各种活动和课程。(二)建立健全文化养老相关政策法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要与文化养老领域相协调,为老年教育、老年娱乐、养老年权益等提供细致有力的政策保障,制定文化养老金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文化养老法制化。(三)增加文化养老供给资源。一是政府部门应加强社区老年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区域的养老设施和设备配套;二是要统筹城市文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特别注重城乡结合部和文化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四)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要培养一批从事文化养老的专业工作队伍;二是政府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来增加文化养老专业人员的供给;三是激活全社会人才的动力,提高文化养老质量,促进文化养老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未来的“文化养老”之路应继续走内涵化、实践化的发展道路。在理论上,要深入挖掘积极老龄化社会中“积极”一词的含义,将“文化养老”概念从城市优抚家庭渗透到普通家庭和农村家庭,以“健康、共享、保障”三个方面,完善养老对策,建立供需平衡、科学管理、政府、社会、社区、家庭、老年人自身参与的养老管理体系,以年轻人为发展目标。只有这样,与时俱进的“文化养老”体系才能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提高养老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