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问,大智慧
——关于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20-12-07次仁卓玛
次仁卓玛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同心幼儿园,四川 巴塘 627650)
幼儿语言教学中,许多老师认为幼儿小,向他们提问时总喜欢提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他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高兴,不用思考就随便回答,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我们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寻求孩子的认同感的,而是要启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兴趣。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更需要艺术,因为幼儿不论在语言,还是在思维上都还没有发展成熟,他们与老师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作为幼儿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个个小小的提问,里面蕴含着老师的教育大智慧。
教学课堂上,我们为了启迪孩子的思维,常常向孩子们提问。这些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创设具体的情境,把孩子引向探究的目的地。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讲究技巧,精心设计我们的问题。下面就语言课堂上如何精心提问,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要提出怎样的问题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探究如何精心提问,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要提出怎样的问题,弄明白这个我们才能更加准确有效地提问。我认为我们的提问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启发性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指的是我们给孩子提出的问题,必须要能引导他们思考,能够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并且还能进一步深入,使其举一反三。比如,我在给孩子们讲《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时,为了激发孩子的表达兴趣,就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蛋糕?它是谁做的?他做蛋糕来干什么? 这个蛋糕有什么特别的?除了会唱歌,还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在我的问题中,孩子们逐步深入思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真正地听懂了故事。
(二)简洁性
幼儿的抽象能力非常弱,即时记忆也不强,我们不能一下子给他们提出复杂的问题,让他们无法消化。所以,我们的提问一定要简洁明了,易于他们理解,面对的孩子年龄越小应该越简单。否则,就失去了我们提问的意义。提问时,我们还要注意尽量用简单句,不要用反问或双重否定句。比如,教学儿歌《小老鼠玩电脑》时,我直接提问:“小老鼠在电脑上找什么?为什么它逃跑了呢?”
(三)新颖性
幼儿喜欢新颖多变的事物,我们在给他们提问时,也要注意变化形式,不能老用同样的语言与语气,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来选择我们的提问方式、语气、语速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成不变,都用一样的提问方式,就会降低幼儿的敏感度,影响他们思考问题的兴趣。
(四)开放性
提问除了有以上几个特点外,还要注重它的开放性。何为“开放性”,就是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这种提问方法可以让幼儿天马行空,不受约束,为他们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充分给予孩子思维的自由。这样的提问,可以保护孩子天真烂漫的个性。
二、如何提问
我们首先确定了提问的几个原则,这只是告诉我们要提什么样的问,而要真正达到我们提问的目的,完成对幼儿的启发,这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注意提问的时机,我们应该在哪些情况下提问呢?
(一)有疑之处设问
古人云“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我们要在幼儿有疑之处设问,帮助他们解开疑惑。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及时捕捉幼儿的各种反应,在他们有疑问时,及时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找到答案。这样的提问,既可以增强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享受探索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自然是乐此不疲。例如,在小班的《小蓝和小黄》教学中,我知道当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后,孩子们都很 想知道它们变成了谁。于是,我提了一个问:“你们觉得谁会在这时出现了?”孩子一下子沉入无限的想象中。
(二)在关键处提问
我们的提问,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解惑,另一方面还要点出关键,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中班《花蛇弯弯》中,花蛇到幼儿园后,拱起了身子让小朋友们在它背上滑滑梯,孩子们感受了花蛇的友好和特殊的功能后,教师及时抛出问题,花蛇还能变出什么好玩的呢?幼儿正沉浸在花蛇和孩子玩滑滑梯的乐趣中,他们肯定也很想和花蛇一起玩,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既让孩子发挥想象,又能将孩子拉回到现实的提问中。
(三)问题要由浅入深
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满堂都在问,问题有时深有时浅,没有层次性,漫无目的。这样的提问时我们一定要避免的。我们虽然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幼儿,课堂上会有许多的突发情况,但我们的教学目的必须明确,设计问题也一样要目的明确,并且我们问题设计一定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能体现幼儿思维的层次性。比如,在故事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提问:“你听到的故事叫什么名字?你在故事中听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这类提问,一环扣着一环,层层深入,不仅可以逐层引导孩子,还能加深他们对事物的印象。
提问虽然只是我们的一个教学手段,最终还是要指向我们教学目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它里面蕴含着大智慧,值得我们去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