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教学有效性提升四法
2020-12-07田川琴
田川琴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中心幼儿园,贵州 铜仁 565300)
引言
游戏教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适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幼儿年龄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导致无法对幼儿进行较为复杂专业性较高的教学,因此,对幼儿进行游戏教学可以更好地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本文就以幼儿游戏教学有效性提升四法为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以求幼儿教育学者进行研究参考。
一、游戏教学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幼儿教学是整个教育阶段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和环节,直接决定幼儿今后各项能力的发展。幼儿还处在一个懵懵懂懂的阶段,对于很多事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还较低,还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进行幼儿教学时,教师的教学压力还是比较大的。面对幼儿特殊的情况,必须找到适合幼儿特点和发展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方法就应运而生,更好地促进了幼儿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进行幼儿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游戏教学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环节当中,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和动力,又可以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让幼儿的各项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例如:教师在教幼儿进行辨物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语言描述教学会让幼儿感到无聊和乏味,影响幼儿的专注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音乐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根据音乐的指令进行物体的辨认,并进行游戏比拼,提升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此来更好的锻炼幼儿的辨物能力的提升。
二、合理开展游戏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进行幼儿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游戏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的开展,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教学目标和方向为前提,真正地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幼儿园和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和形式时,不够合理和科学,很多游戏内容不符合幼儿当前的年龄段认知和需求,难度设置的不够合理,很多游戏形式操作难度较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幼儿实际应用效果不好,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能力提升都有不良的影响,也会导致幼儿在游戏学习过程中,造成情绪降低,思维意识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对幼儿当前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仔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进行游戏环节的设置,在游戏内容上要选择趣味性较高、操作难度适宜、安全性较高的游戏,同时要注意游戏形式的多样性,不断创新游戏教学模式和方式,对幼儿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锻炼和提升,培养幼儿独立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做好游戏教学时间空间的设定
在进行幼儿游戏教学时,教师要给幼儿设置好合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游戏意识和良好的游戏习惯。游戏教学的开展,目的是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同时锻炼幼儿思维意识和机能的提升。但是游戏毕竟是把双刃剑,既有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的优势,同时也可能因为对程度把握不好而导致不良的后果产生。因此,教师要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对游戏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理的设置,让幼儿对游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避免幼儿因过渡游戏而产生不良的行为和后果。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前,要给幼儿设置合理的游戏时间,这个游戏时间不可过长,导致幼儿完全将注意力放在游戏上,而忽视了学习知识技能[2]。此外,教师也要在特定的区域进行游戏空间的设置,给幼儿划分一个特定的游戏区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在特定地点进行游戏,给幼儿树立一个游戏的潜意识和概念,并让幼儿在游戏之后将游戏区进行整理和清洁,物归原位,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从而使幼儿游戏有度,更好的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和效果。
四、注重幼儿个性意识能力的培养
最后,在开展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个性意识的培养,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特点和差异,并激发出幼儿的潜力,对幼儿有天赋的部分进行重点培养,对幼儿不足之处进行强化提升,促进幼儿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游戏教学本身就是为了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教师不能只将游戏教学当作一个教学环节,而是要通过游戏教学来发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培养。每一个幼儿本身就是存在差异的,身上的特点和优势不足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幼儿的优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提升,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对幼儿个性进行培养,激发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从而使游戏教学实效性得到提升,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结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幼儿各项机能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掌握,锻炼幼儿的观念意识,提升幼儿的能力素养,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过程中,要将游戏环节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合理开展教学内容和形式,设定好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个性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