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分析
2020-12-07雒铭静
雒铭静
(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深刻影响着现代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可将学生管理工作与现代网络信息相融合,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有效提升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1】。下面联系实际,就“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如何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做具体分析。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简析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还相对落后,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未跟上时代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受到各种文化理念的冲击与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并且学生的个性需求与认同意识增强。但高校未能注意到这一点,在管理时依旧采用传统的思想理念,忽视学生主观感受,以引起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政策的抵触。其次,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方式也不是十分先进,对传统管理方式的依赖性加大。而传统管理方式又具有程序冗杂、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等缺陷,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较低。再者,网络信息技术为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新文化、新思潮,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均与80 后、70 后有很大不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价值观更加多元,个性化特征也更加明显,管理难度也更大,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大挑战【2】。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
(一)创新学生管理理念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都有了很大变化,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要紧贴时代,立足学情创新理念,以更先进、科学以及完善的理念指导各项工作,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与水平。具体来说,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依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以此提高大学生的配合度,推动各项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率开展。大学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与正确的引导。而在当前,各类网络劣质文化、负面思想不断影响着大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得不到提升。在此情况下,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管。利用微信、QQ 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给予学生及时的疏导、正确的引导,尽可能减小劣质网络文化与负面网络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毒害。除此之外,高校要做好校园网络净化与正向文化、信息的宣传工作,对于在校园内散播的网络谣言及时做出澄清与控制。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宣扬正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受到好的引导与教育。
(二)优化学生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能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学生管理模式改变,应当基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更先进、更合理、更易被学生接受的学生管理模式,从而推动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要实现学生管理的平台化,充分利用微信、QQ 以及未必等互联网媒介进行资源的整合综合,基于网络资源掌握学生思想、心理发展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高校要利用各类网络工具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可设立专门的校园网站或是网络论坛、贴吧等,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政策、策略的意见与看法,根据学生反馈适当调整学生管理方案,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3】。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实现学生管理组织的扁平化。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模式下,高校的管理组织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程序相对繁琐但时效性低。因此当前高校需基于“互联网+”视阈对管理组织进行改革优化,实现管理组织的扁平化,有效满足学生多变的需求。具体来说,高校应以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特征以及实际需求为根本,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推动力促进组织结构改革,撤销校园内的无用部门,实现不同管理机构之间的良好衔接,构建“学校+互联网+学生”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而推动各项管理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开展。
(三)丰富学生管理手段
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应进一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基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管理活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具体如,高校可实现信息化管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等搜集、整理、分析学生各项信息,形成学生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依据分析掌握学生思想发展动态与日常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与不良嗜好,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更新改正。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技术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要能结合时代特征与实际学情,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优势优化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学生管理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