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020-12-07尹璐
尹璐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黔南 558000)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贵州省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这也是由于当地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再加上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而如何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下去,则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这就需要结合贵州省当前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可行策略,进一步将优秀文化遗产有效的保存下来且发扬出去,这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也可以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一、创新生态文化发展模式
传统的发展模式不利于生态文化的传承,所以为了促进贵州省经济快速增长,我们还应当创新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本身贵州省就拥有众多少数民族,更应该坚持“活态传承”的发展模式来发扬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贵州省也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民俗习惯,比如:祭祖、杀年猪等民俗活动,而要想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传承出去,需要摒弃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且将当地人民生活的常态凸显出来。其次,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将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这都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且将优秀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下去。再者也要根据贵州省当地的人文发展情况,来创新生态文化发展的模式,以便于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最终,切合实际的将优秀的民族生态文化保护起来,且有效地将文化传承和发扬出去。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也是因为思想意识方面的提高,少数民族作为贵州省的重要文化,其当地的文化资源往往是比较丰富多彩的,这也正是当地特有的特色,而为了进一步将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对生态文化进行保护,具体要从以下几点展开入手。首先,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活态遗产,它也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采取措施来将其保护起来,进而将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出去。而“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将人的个体性凸显出来,因为人作为优秀文化传播的主要承载体,我们更应该将其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也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对生态文化进行保护,因为单纯依靠个人或者是关注活动本身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还要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将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进而促进贵州省经济得以稳固增长。
三、打造特色传统文化节日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也得到稳固增长,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得到有效的传承,其中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其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要想将其发扬和传承下去,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这就需要打造特色传统文化节日,来将本土优秀的文化节日作用凸显出来。本身贵州省民族活动就有很多种,比如:斗鸟、赛歌、斗牛、祭祖以及杀年猪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都是当地优秀的传统节日,我们应将其特有的特色发挥出来,进一步将生态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向广大观众传递,让他们感受到少数民族特有的人文风情,进而领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以在当地增设主题餐厅,或者是特色酒吧等服务,为广大游客带来不一样的节日体验,且加深他们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记忆,这有助于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且实现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与保护起来的目的。
四、重视当地传统文化传播
众所周知,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其内部的生态文化资产也比较丰富多彩,而要想将生态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还应当重视并采取对策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这就需要善于应用当地现有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符号,让上一辈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存,并借助后辈人的力量传承和发扬出去。同时也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也要加大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进而让世界各地人民群众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特点。此外,也要确保文化传播内容的多样化,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好奇心,能够快速记忆和认识当地文化特色,如此一来,既能够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与保护注入活力,也能够为当地人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而为了进一步带动我国贵州省少数民族当地经济发展,我们还应当创新生态文化发展模式,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保护生态文化,同时要积极打造特色传统文化节日,并重视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播,这样才能够将珍贵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且将其较好的传承与发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