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2020-12-07邵钢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邵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 东阳 322100)

我国在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向市场不断输入高质量的职业人才,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家也越发重视职业院校的质量建设,而工匠精神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效果的核心,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的管理中,发挥工匠精神是现在职业院校管理应考虑的重点。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优势

工匠精神源于匠人们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是一种严谨、耐心、执着的精神,对职业敬畏、热爱,全身心投入,内心笃定专注细节,同时还包括追求创新、革新,这种精神是所有职业都需要具备的。一方面,将工匠精神应用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都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促使学生真正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将努力发挥到极致,获得企业的青睐,提高职业院校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存在师资力量配置不足、教学时间较短的现象,以至于学生获取的知识不够全面,不能学习到完整的技术,不能在实践中提供实际的帮助,但是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管理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新思想,提高自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适应企业要求,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工匠精神在职业学院学生管理中的运用措施

(一)转变学生学习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应该转变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看法,工匠不高大上,也并不是只有国之重器才能做到,跟学生讲清楚这一点,以免学生对于匠人精神学习的心理压力过大,从内在否定自己。虽然对于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达到工匠的技艺很难,但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通的职业精神,每个人通过努力都能达到。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和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通过自身的言语、行为和教学等使学生克服对工匠精神的畏缩心理,告诉学生工匠精神的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1]一起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氛围。教师还可借助新媒体为学生播放《大国工匠》这一视频,通过管延安、胡双钱、孟剑锋等生动形象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为追求极致的匠人们的精神,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追求完美的心,提高综合素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向学生传递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看作是一件永久的持之以恒的事情,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是走不长远的,必须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对于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很浅,班主任可以通过视频配合讲解的方式让他们对接下来要学的内容和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当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一定了解和信心后建设具有工匠精神的班级文化,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下形成班级独具特色的文化,例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制定用代码书写未来等充满正能量的班训。班训可以使班级学生更加团结,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互相监督,学好专业技能。班主任可以将学生们想到的班训或者激励学习的话单独作成一个版块,以此时刻激励着学生认真。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从班级软文化入手,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定期开展趣味性的班级活动,组织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辩论或者演讲友谊赛,引导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工匠精神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交由班委策划主持,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班主任只需要做好引导的作用就可以,从而更好地实现匠人精神的传播和培养。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使学生更加深入感受技术人员的匠人精神,对自己以后的路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坚定自己以后的道路。

(三)制定合理班级制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敬业,敬业是热爱工作的表现,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在工作中敬业对标到学校中就是对学校制度和环境保持敬畏之心。职业院校中的班级管理中可根据不同专业性质,模拟不同的工作场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规范要求,按照企业的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做出适当调整,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班委轮换制,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班级管理,这样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统筹能力等,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形成自我约束,自律的良好品质[3]。

在当今社会,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个人价值在工作学习中的有效体现。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名人事迹和比赛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不拘泥于陈旧,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将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对职业学院学生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做好这件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完善管理制度,丰富管理内容和趣味性,教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诠释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对日后的发展有多重要,转变学生传统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现匠人精神的有效运用。每一个学校和班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实际工匠精神的融入中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匠人精神管理的具体措施,做到有效引导,完成学生匠人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