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审计方法
2020-12-07谭婧
谭婧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也逐渐发展到了新的层面,为了使得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我国在2007 年提出了《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条例,实行过程中,需要对企业财务审计的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因此,本文最主要对当前企业的具体审计方法进行分析。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主要内容及作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所得税、合并财务报表及金融工具等难度较大且较为重要的准则进行详细阐述。财务审计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还能对企业整体运营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同时还能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账目往来明细的核实来明确资金往来的合法性,对企业资产起到有效的保护监督作用。另外,财务审计还能为企业提供更科学化的发展建议,进而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审计产生的影响
首先,在新会计准则中增加了公允价值,使得财务会计所得利润和纳税申报数额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其次,我国模具前尚未形成彻底公开的交易市场,因此投资产品的相关公允价值也无法进行准确有效的判定,进而使得企业财务审计的工作难度增加。第三,在新会计准则中没有对货币资金进行单独罗列及规范,而企业对于货币资金的管理不仅只涉及到管理当局、供应商及债券人等,还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状态,因此企业中营私舞弊的问题通常也是以货币资金为起点及终点。第四,以货币资金结算的方式虽然在实际才做中比较简单,但是会为审计实务工作增加难度,进而影响货币资金审计的合理性及真实性。因此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应该把重点放在观察企业的实际审计状况,并为企业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整改措施[1]。
三、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审计方法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新会计准则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经济发展形式,因此我国为了使会计准则更符合国际经济市场会计相关规则,对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环境较复杂,且我国社会法律还有待完善,因此新型企业会计准则也强烈要求企业的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且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内部资金的运行轨迹[2]。
(一)审计前对企业财务进行调查
为了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审计工作开始前需要对被审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调查要注重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对被审查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详细审查,并将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在后续检查工作中重点注意;第二,进行风险评估时,要跟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企业财务详情及内部控制情况,以及对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及实行情况进行调查;第三,部分企业对于审查的程序不了解,以至于上交的资料书写规格不符合标准,在审查过程中会增加工作难度;最后,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审计能力的审查人员,能够快速地从资料里找到重要信息,再根据多方调查及验证才能做出判断,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立即进行深入审查,务必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及公正性。
(二)走访相关企业进行调查
走访相关企业的调查方式不仅能够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还能保证审查过程的真实性。常规的检查无法有效的审查出部分企业伪造账目的现象,而走访调查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但是部分审计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导致审计程序不够明确,导致审计工作的真正意义没有被实现。另外还有部分审计人员受利益驱使直接使企业在审计过程中通过,进而使得审查结果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
四、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审计质量提高的策略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专业素养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专业素养,首先在招聘时要选择具有较高相关专业知识储备的人才,其次加强对审计人员在审计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职业规范的意识,要养成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及执行能力,再次,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审计人员还要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化技术,进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最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制定相关培训计划,进而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对企业风险预测的能力。
(二)提高审计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审计调查是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之前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途径,以此来全面掌握企业项目的风险程度。因此在审计调查工作中,审计人员要对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充分了解,通过多方询问的方式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还要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资产状态。此外还要对被审查对象的资料充分掌握。一旦在资料中发现项目有较大风险时,就可以直接放弃审计项目,在后期审计工作中如果发现实地调查结果与审计资料差别较大时,必须要追查原因,直至找到最终原因。
(三)完善审计方法
首先要对被审计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管理体系、组织体系进行全面了解,并通过实地查看及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被审计企业进行深入了解。根据企业的真实情况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对审计企业的现实需求展开重点调查,并合理挑选审计项目;合理准确地对审计项目进行评估。其中挑选审计项目时,要通过分析各种数据、授权审计内容、委托方的审计项目及管理层的审计要求等因素明确审计项目,进而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范围及目标。其次,要明确及细化财务审计在企业中的定位,即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完善财务审计的职能,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根据审计程序及相关规定有效掌控企业财务及经营活动,最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而从根本上杜绝财务及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隐患,最终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
(四)核实企业的资金往来
在审计工作中,对企业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是重点工作,要想避免资金流量较大的企业发生资金被挪用的风险,就不能单纯的关注余额,对企业资金往来进行核查,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因此核查企业资金往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重点关注资金数额较大的交易活动,当企业的内部管控制度健全,就会在内部管控中制定专门针对现金收支的制度,对现金交易进行约束,但是当发生较大金额的现金流水时,就说明这项经济业务处于异常状态,因此必须核实这类交易活动的真实性;其次,在审查银行资金流水时,要尽量获取被审查项目的所有银行对账单,审计人员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及经验选择适当金额价值作为限额核对的指标,进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对于超出限额的资金流水进行详细核对,并准确判断调节表内记录内容的准确性,关注其中大额但未到账的款项,并仔细核查其真实性。最后,对于没有入账的资金收付,要及时查找原因,观察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以及资金被挪用等情况[4]。
(五)开展实地调查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由于一些审计人员因专业能力不强或者经不住利益诱惑,进而使得核查结果不准确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地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实地调查是保证被审计企业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的最有利的途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利用高科技技术伪造会计记录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如果仍旧依靠基础的审计方法,是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的。实地调查的优点是既可以针对被审计企业中的领导者,也可以面向其他相关业务人员,只要保证询问内容科学有效,就能够通过企业中不同岗位人员的答案中得到审计线索,进而有效避免企业之间串通及作弊的现象。
(六)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企业中会计选择及对财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自主选择程度较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要相应提高。同时在审计工作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也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必须通过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而对审计过程中的公正性进行监督,最终能够对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得以控制。另外,为了使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得以充分展现,还需要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可以建立内审委员会,内审委员会直接联系董事会,进而保证董事会按照要求履行义务。这种管理形式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建设,还能为企业财务审计的执行及企业财产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对企业财务审计人员及相关制度都有新的要求,而工作人员要想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进而使得企业整体得以更积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