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7白桦
白桦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随州 441300)
所谓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将多种教学模式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新知识。同时,混合式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将其应用到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能够让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充分呈现出网络资源的作用。同时,教师在应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室内设计教学时,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多种的学习渠道以及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以及认知水平,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一、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更好地开展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各大高职院校可以打造出混合式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学习平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随时随地进行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另外,教师在开展室内设计教学之前,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相关的课件,并上传至微课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1]。同时,当学生完成主预习之后,教师则需要让学生进行在线测试,检验学生对于室内设计有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测试的结果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而在线下课堂教学时能够重点讲解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此外,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当出现疑问或者是发现学习问题时,可以运用线上讨论平台与学生、教师进行互动,一同探寻问题的答案,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二、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使用混合教学模式开展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时,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app 客户端课堂同步学习,使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相关的室内设计专业知识[2]。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软件中开发出投票测试、在线签到、随机点名、课堂讨论等多种线上互动功能,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一个室内设计主题,让小组间围绕着主题内容完成设计方案,并运用软件展现出最终的设计效果。在小组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指导监督的形式,对学生的设计内容进行一定的指点以及建议,让学生展现出具有价值、魅力的设计方案。
三、注重线上线下评价,增强教学评价有效性
教师在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开展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时,应注重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工作,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以此增强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分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试水平进行记录,保障学生学习数据的精准性以及时效性,从而更加客观合理的对学生展开评价,保障了评价的公平性[3]。
四、深入挖掘在线资源,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把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室内设计专业教材知识相结合,从而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室内设计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网络资源,将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呈现在学习客户端中,扩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4]。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优质的学习网站,如设计本、室内设计联盟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当下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应在校园公众号推送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进行浏览,以此达到课后知识拓展的目的,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进行室内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养,让学生了解当下设计的热点与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全的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还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时,应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创新、优化自身的教育手段,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其中,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混合教学模式的魅力与价值,主动参与到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