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时期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与革新

2020-12-07程芳芳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程芳芳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濮阳 457000)

一、前言

自从我国在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将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提到桌面上来谈论的时候,这就奠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稳定基调。对于教育界来说,思政教育在整个高等专科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的存在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的思想保持一个健康的发展趋势,而且帮助学生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技术性人才。当大专学生进入到社会进行工作的时候,也将更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就现阶段高等专科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情况来说,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时期大专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多样性非常强,而且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是非常多样的,这就使得他们的眼球和大脑被多样化的信息资讯所冲击,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误入歧途[1]。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课作为引导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感情观建立的一门课程,也受到了相应的挑战。首先,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由于网络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简洁、更多样、更自由,更是要比老师传授的丰富。这样的变化使得老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对其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辨识性,才能够稳定自身的教育地位。其次,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新媒体之间的运用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传统教育过程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但是有一部分老年教师也确实不能够学会对新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新时代教学形式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整个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被弱化。

三、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但是在现阶段高等专科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的是领路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2]。以往高等专科院校的思政教育过程中,老师都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下谈话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会对学生想要自我表达的思想和观念造成严重的干涉,使得传递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老师所认为的,并不是很符合学生的发展。而且在互联网环境的发展和影响下,大量的网络资源冲击着高等专科院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一些不良的信息很容易诱惑学生,使其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这就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另外,面对面交谈、四十五分钟课堂授课的传统方式都会严重影响整个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相应的课堂氛围并不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并不高。

四、新时期大专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与革新

(一)构建协同式的培养培训体系

在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课中进行协同式培养培训体系,首先要做的是按照阶段、层次来选拔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课的教师,他们要按照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相关的培养和建设,从而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帮助觉悟较差学员的学习[3]。当老师的选拔和学生的培养目的被明确了以后,就要对所有的高等专科院校思政课教育者和实践者进行教育,协同强化相应的政治性引领,帮助“大思政”教育体系能够进一步发展,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代替那么些较为枯燥的理论传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地接受教育。

(二)在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情感因素

思政教育课堂对于老师来说,它仅仅是进行思政课程讲解的一个普通平台,但是它并不是思政教育开展的唯一渠道。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对于相关的教学内容讲解得十分丰富,可以用绘声绘色来形容,也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多得去集中在老师讲解的内容当中,不会开思想小差。但是这样的方式是不能够达到思政教育所预期的理想效果的,这是因为有一些学生仅仅可能只是对老师的授课方式所吸引,而不是说被思政课堂的内容所吸引,他们即使认真听讲之后所得到的知识也是不充足的。而且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作为老师必须要明白,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去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内容和知识是十分关键的。而且思政教育课程,这种人性化比较强的课程,在高等专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过程中,它的比例是比较低的,但是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多和学生接触,促进彼此之间感情的交流,而且还可以借助一些现阶段大家都使用的网络技术,比如微信、微博、QQ、INS 等,通过这种科技化的方式更加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而且和时代更好的接轨,这对于思政教育模式的调整来说再好不过。

(三)改革创新教学机制

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点是高等专科院校的思政教育课程并不能够完全只依赖课堂内容和相关教材,老师应当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科学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去,从多元化的角度展开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有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学生对于思政教育课程的接受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高。首先对于高等专科院校的教师来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对其进行分层,由于其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是不一样的,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需求以及即将面临的社会中的问题,把这些内容都融入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4]。比如说对于高等专科院校一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是要以适应性的教育为主,主要是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面对社会工作的时候有一定的信心,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觉得自己学历低就要自卑。针对于高等专科院校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融入相应的职业规划教育内容。对于高等专科院校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就业,因此老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开展创业教育,对其人生的规划进行教育。第二点,由于高等专科院校的老师是进行思政教育课程的主要领导者,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想法会直接影响整个学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开展效果,因此高等专科院校还应该加强对了思政教育课程老师的培训,只有当老师接受到了先进的思想政治形态教育的灌溉,他们看待课程的眼光才会更加长运,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控也更加合理和完善,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更稳定、更健康。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课程作为高等专科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进步来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高等专科院校思政教育课程并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个由若干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机整体,属于综合性的课程。为了使得高等专科院校思政课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个体目标明确、教学步骤合理的课程十分关键,这是帮助高等专科院校内部思政课能够顺利落实的基本保障,更是促进其与其他课程之间联系纽带水平提升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