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儿歌弹唱新理念

2020-12-07杨贵英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杨贵英

(贵州省罗甸县中等职业学校,贵州 黔南 550100)

引言: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环节,儿歌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具备的技能,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儿歌弹唱教学,也是提升中职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当时当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影响学生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笔者将围绕此话题,进行现状分析和对策的论述,以供教育学者研究参考。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现状

(一)学生音乐基础问题

中职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文化知识理论水平较低,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较好的技能素养,从而进入到中职院校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通常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水平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缺乏必要的音乐知识基础技能,也没有良好的儿歌弹唱能力,一部分学生有一些音乐弹唱基础,但是却缺乏专业的训练;另一部分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完全没有接触过专业的音乐技能训练,从而导致学生零基础情况的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在主观思想上,缺乏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很多学生对学前教育还停留在原有的落后的思想层面上,认为只要具备简单的技能就可以进行学前教育,根本没有相应的音乐弹唱观念和意识,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效果难以提升[1]。

(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也是学生提升能力素养的必要条件[2]。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和科学,对于儿童弹唱、钢琴教学、声乐等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课时占比也较低,在有限的弹唱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从中完全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实际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弹唱能力和素养得不到提升,同时,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安排得也较少,学生学习过程中较为迷茫,导致学生儿歌弹唱方面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升,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优化对策

(一)加强基础理论技能教学

想要提升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水平的提升,首先就要加强弹唱基础理论课程,开展弹唱技能教学,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弹唱基础。弹唱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弹唱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发幼儿的音乐方面的天赋和能力,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开展儿童弹唱教学,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扎实的音乐弹唱功底和能力。教师要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深入的讲解声乐、儿歌等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各种基础乐器、乐理等教学,提升学生的弹唱技能和水平,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以各种儿童弹唱歌曲为例,对学生展开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弹唱功底和水平[3]。

(二)合理设置弹唱教学内容

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还要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多设置一些弹唱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方法。学生的弹唱能力和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学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够合理,由于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弹唱教学的设计较少,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导致学生的能力水平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要在设置教学计划和内容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将儿歌弹唱内容占比设计得更加合理和科学,多设置一些儿歌弹唱的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对学生开展儿歌弹唱教学,锻炼学生的键盘技能,使学生掌握熟练地演唱技巧,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素养

最后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形式的优化和创新,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将弹和唱完美的融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弹唱专业技能和素养,促进学生弹唱表现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弹和唱分割开来进行教学,又没有将两者进行整合,导致很多学生只具备单一的弹和唱的技能,却无法拥有良好的弹唱能力,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整合教学,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开展一些实践性的弹唱教学活动,不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弹唱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弹唱表现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提升学生在弹唱教学过程的表达能力和号召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弹唱水平和学前教育技能的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中职学生音乐基础技能较差、儿歌弹唱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现象,影响和阻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想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和能力,促进儿歌弹唱教学理念和水平的提升,就要加强基础技能教学,合理设置弹唱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素养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