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美术教学
2020-12-07王波
王波
(贵州省贵阳市乐湾国际实验学校,贵州 贵阳 550018)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美术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这是因为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开阔思维,丰富学习生活,其次它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学生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则希望可以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的诉求,是每一位高中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都很喜爱美术课,这是因为真正的兴趣在此,但也有部分学生把美术课当作是“放松课”,这也是出于美术课没有高考带来的压力。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只能把精力放在“主科”上,而学校又以升学率为目标,对于美术的关注度降低,所以高中美术正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特殊阶段。其实,高中美术以鉴赏为主,并在审“美”的过程中进行绘画技法、工艺设计等教学。
二、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教师负责知识的灌输。同时,在给学生安排的课外作业上自主性也不强,学生只能为了完成作业而生搬硬套,临摹的作品毫无创新之意或者仅仅是草率为之,这样的美术教育哪里能够创新学生的思维?终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而在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动手、去创造。
(二)美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
新课改是教育发展的产物,正因为它属于新事物,所以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较快地深入人心,部分地区的教师还不能够真正地参透新课改对高中美术的要求,跟不上新思路,教学中吃的也是老本。知识好比水,教师要给予学生一碗水,那么教师应该是条不断流淌的河流,而不是一桶死水,美术教师的素质与专业水平决定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否则无法满足较高的教学要求。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中美术基本上属于形同虚设,普遍采用单一的评分制来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果,这在无形中给学生增添了压力,即使学校为学生安排了美术课程,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投入其中,更别说享受了,按照分数高低把学生分等级,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
三、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例如,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课前给学生们布置任务,让他们搜集有关资料,包括作者的生平、作品的介绍等等,另外,我制作了充分的多媒体课件准备,包括作者简介、多幅作品以及介绍、作品的风格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以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全都展示出来并组织他们自由讨论,虽然这样的讨论非常不成熟,却开启了学生们思维的大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好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经过认真思索,深刻理解,学生才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帮助学生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法来帮助学生学习美术:1.故事激趣法。课前利用故事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2.启发谈话法。在和谐的课堂中,运用友好的对话方式及时引导学生,带领学生分析问题,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分析问题。3.创设情境法。课件展示,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体验。4.提问教学法。教师发问,学生来答,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上课情况。通过以上的教法来丰富课堂,拓宽美术课堂教学的范围,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板书以及语言的描述过于抽象,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越性很强,教师在课前搜集有关影视、图片,将之制作成幻灯片,可以使美术鉴赏课效果大为改观,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吸引,这时学生的思绪也会伴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审美教育就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了。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评价要尽可能做到公正、全面,教师应该健全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态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质和长处,引导他们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发现自我优点的快乐。当然,教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还要对美术教师的课前准备、授课过程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认真负责、表现突出的美术教师肯定和表彰,从而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智慧。
四、结语
高中美术教学可以陶冶学生们的审美情操,同样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应以提高全民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并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