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020-12-07徐灵芳
徐灵芳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下溪小学,江西 上饶 334600)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两条主线贯穿课本,明线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定理公式、概念法则的逻辑组合,而暗线则是小学的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蕴含于数学知识的解析、概念的形成、定理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之中。小学数学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且具备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尤为关键。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开讨论,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一、小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数形结合、转化变换和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
(一)数形结合。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有限,往往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无法理解,数形结合可以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数形结合是基本数学思想之一。“数”是指数字,”形”是指形状,把形状与数字结合在一起,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比较直观的图形,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把握。
(二)转化变换思想。变换思想是指将数学习题中未知条件转为已知条件、化繁为简,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读懂题目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问题,培养提升学生解答题目的能力。数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有时进行互相转化便于问题的解决。除此之外,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时可以变换数学思想,转换一些思维方式。
(三)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思想是指把数学问题中一些相关的概念问题按照某一个主题进行合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每一种情况进行逐一的分析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系统地掌握知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大有裨益。
二、数学思想在小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的重要性分析
一直以来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点以及新知识点的解题应用上,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点,教师都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好,这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培养的结果,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生的年龄阅历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们有限的认知能力。有些问题虽然教学觉着浅显易懂,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则不然。数学本来就是较为抽象的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思想进行渗透非常有必要。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借助于数学思想将陌生的数学知识化难为易,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统一性。小学学制太长,为六年,学生从对数学一无所知到可以通过数学解决一些问题,这中间每一年数学学习的重点都不一样,低年级就是在打基础,到了高年级就是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自然就不一样。小学数学学制上这样的长跨度要求学生要有统一的思想来将小学期间学习的数学知识统一起来,数学思想正满足这一要求。
三、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需要教师在讲解题目过程中,清晰地展示思路和方法,尤其是指导学生在讲解之后进行深入反思。教师应从教学整体出发,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和对于问题核心的掌握情况。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生活化元素,在授课同时根据学生已掌握生活经验,使学生更清晰理解知识点,同时点拨学生数学思维偏差,帮助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需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程互动中来,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及对应思维角度,从沟通中提升自身数学思维能力。
(二)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师的指点下,让学生亲自探寻数学问题当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让他们在学习和解题时自己去总结题目当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总结的心得体会,老师对学生自己总结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纠正,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容易让他们印象深刻,遇到新的问题时能够应用得更加得心应手。
(三)整合信息技术培养数学思想。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充分融入到了师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促进小学数学教学高质高效进行,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笔者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日常教学。
四、结语和思考
综上所述,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小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小学教师应该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传输,有意识地将数学思想渗透于课前、课中与课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