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欣赏课情感体验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0-12-07哈艳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哈艳

(宁夏中卫市西台中学,宁夏 中卫 755000)

引言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下,由于没有注重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影响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情感体验的问题及价值

(一)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情感体验的问题

初中阶段的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学生认知表面化

初中生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由于思维发展不成熟,音乐欣赏过程中认知表面化,没有真正地对音乐欣赏课有充分的了解认识,聆听音乐过程中存在着听不懂以及无法表达音乐感受的状况,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不高,缺乏对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探究,学习的情感体验不足[1]。

2.学生和作品距离远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情感体验没有充分的重视,使得学生和音乐作品之间有着比较远的距离,这就必然会影响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质量效果。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是追星的主要群体,热衷一些标签化的内容,而对于音乐知识真正的内涵了解不足,对于音乐作品的认知不多,从而会影响情感体验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情感体验价值

为能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有效提升,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当中能从多方面进行优化,注重情感体验的方法多样化落实,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情感体验和音乐是有着紧密联系的,音乐中的情感丰富,学生只有真正的体验音乐中多样化的情感,深层次的了解音乐作品,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情感体验的措施

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促进学生情感体验,需要教师能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行优化设计,以下几点措施实施可供参考: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丰富,教师要注重在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过程中,能够在教学的内容安排设计方面保持科学性,教师在前期的备课环节要做好准备,高质量的备课才能真正有助于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落实各项学习计划。教师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以及联系教学的需求选择相应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音乐教材当中素材合理编排整合,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能产生良好情感体验[3]。如:教师在对人教版的音乐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设计中,每个单元的音乐欣赏内容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以及价值,每个作品类型也各不相同,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小放驴》,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鲜明的特色以及学习欣赏价值,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和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才能真正为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促进体验

教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为能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这就需要从创设情境方面加强重视,情境化的音乐欣赏课堂的创设下,能够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打下坚实基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情境化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通过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和具体的音乐欣赏课程内容进行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欣赏情境当中去,促进学生联想想象,产生情感体验[4]。如《万马奔腾》音乐欣赏的内容讲述中,作为蒙古族的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教师在欣赏课中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科学化运用,为学生呈现出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观情境,结合音乐给学生视听感官上冲击,学生此刻的情感也能调动起来,对蒙古民歌的特色也能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剖析音乐作品促进情感表达

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比较突出,教师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通过促进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质量。为让学生欣赏音乐中产生丰富的情感,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的情况设定相适应教学目标,选择相适应的方法来调动学生探究音乐。教学中注重音乐作品旋律的美感,对音乐欣赏中的作用进行探究,音乐作品是曲式等多种要素构成,每段音乐是一个音符和训率以及节拍等设定结合形成的,也传达者创作者情感和音乐作品主旨,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分析音乐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情感元素,促进学生对乐曲分析产生兴趣,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情感[5]。如音乐作品《游园惊梦》,教师可带领学生从昆曲作品的特色分析,和描述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情感体会,感受传统的音乐作品的魅力,促进学生获得良好审美体验。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这就可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提高情感体验的质量,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