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3+2”中职与高职联合培养“天津模式”的研究
——以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为例
2020-12-07隋珅瑞
隋珅瑞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天津 300000)
三二分段办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最大限度地符合了我国国情,尊重了我国教育的现状,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解决了目前困扰中国教育不可回避的尴尬局面,即大学生的就业难和中职生的社会认可度低。三二分段办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中职学校技能培养的优势和高职学院人文素养培养以及学历提升的优势,使毕业生成为深受企业欢迎和社会认可的综合性人才。
一、三二分段联合培养的优势
我校三二分段办学时间长,是天津市第一批试点院校,至今已经具备了十多年的办学经验,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德育特色建设以及与对口高职开展合作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有如下优势:
(一)借力优质高职资源,形成顺畅对接
与我校合作的高职院校包括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其中与我们物流专业合作的是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在天津市高职院校中,综合排名均名列前茅,无论是教学质量、管理质量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度均位居前列,学生就业优势明显。
(二)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
三二分段班级具有升学性质,属于职业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学校对其实施独立楼层教学、宿舍住宿、班级建设等措施,确保其形成较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较独立的团队意识。
(三)确保教学效果,最大限度提升升学率,实施封闭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开设早自习、晚自习,班主任、任课教师全程管理;加大课时量,投入优质师资,严格教学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实施月考制度,并实现严格的教考分离,安排精湛的技能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教学。
二、我校及兄弟院校中关于中高职衔接的联合培养
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经过几年与商务职业学院的中高职衔接的合作,总结出全方位中高职衔接的新模式,形成一整套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新方法,比如:目标接轨、学分互认、课程统筹等等。我校与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在财经商贸类3+2 衔接模式合作办学已经超过十年的历史,经历了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以及现在正在合作的物流专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十几年来,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中、高职教育更好地衔接发展,着力提升合作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效益,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完成三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毕业生,通过特殊的招生考试(3+2 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二至三年,这种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为3+2 或3+3 模式。“分段式”模式招收的是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从办学规模上看,远超过一贯制高职,但是3+2 或者3+3 所招收的不仅是中职毕业生,还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实践技能差异很大,要同时对这两种不同生源进行授课,十分困难;这种模式分别由中职和高职院校实施,其对中、高职阶段的教育目标、任务的理解不一致,要开展实质性衔接也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容易造成重复教学或中职所学专业知识在高职期间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
三、全方位中高职衔接新模式的探索
我校与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签订了物流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协议》,确立中高职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统一人才培养标准与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中职学生入学和升学的改革新路;明确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克服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教学与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脱节、重复或断层等问题。
基于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的设置情况,根据目前国内的工作岗位实际,将快递配送岗与运输配送岗归纳在一起,鉴于快递服务与运输服务对于人才培养规格有所区别、当前快递服务对于中职就业的大量吸纳以及《快递实务》核心课程的独立开设。
中高职衔接的联合培养的重点主要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依据我校物流专业“三段式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物流岗位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依据物流岗位典型工作的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岗位的操作规范,建立不同学期开设的岗位任务课程,设计基于岗位情景的实训教学模块,形成具有企业岗位特色并且符合中高职联合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我们提出的天津模式,那么要区别于其他地区,重点研究基于两个学校的本地培养。天津是全国唯一一个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地区的特色是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成果,尤其是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地处海河职教园,包括前期调研、数据分析都以此为基础,是重点研究的内容。天津职业教育首创的“鲁班工坊”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按照岗位角色调整课程体系,根据“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流程分析——操作规范归纳——实训项目开发”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流程调研入手,依据典型工作目标的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操作规范,经过系统分析形成不同学期开设的“部门岗位”的典型岗位课程,设计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块,最终实现具有“企业化”特色的实训模块综合化。在完成课程调整后,并且重新撰写新增课程的课程标准。根据物流企业调研结果确立物流专业“三段式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三段式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入校后初期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核心岗位课学习期间及专业综合实训(实践)这三个阶段,分别安排学生到企业实际中去体验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岗位标准、职业要求,进行实际岗位操作提升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