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
2020-12-07王丽
王丽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北坞回民小学,河北 廊坊 065301)
前言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发育不完全,在学习数学科目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对创设的问题情境做出一定的限定,以保证创设出的问题情境是高质量、高效的。
(一)具有针对性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通常是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时,主要是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加以引导,让他们紧紧围绕给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最终经过课堂学习从而探寻到情境问题的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体验学习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针对性,学生通过新教学内容的学习,能够摸索到正确的解答思路,能够独立的作答出正确的答案。一旦教师创设的情境问题失去了针对性,不但对数学教学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有可能严重挫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具有层次性的原则
数学学科是一门偏向理科的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知识性和层次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问题情境教学,需要特别注意所创设问题的层次性,知识点之间有效关联,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认知知识间的关系,并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三)具备趣味性的原则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他们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自控和自律方面比较薄弱,在课堂教学中很难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开展问题情境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所创设问题的趣味性,只有有趣的数学问题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着他们长时间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高效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一)将游戏融合到问题情境当中
小学生天性贪玩,而游戏是学生们都愿意涉猎的领域,将游戏融合到问题情境教学当中,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可靠办法之一。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渗透到游戏当中,一方面丰富了数学教学的方法,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改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找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游戏充满着趣味性,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的活力,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升亲切感,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在现代小学生的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中,很多学生会遇到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得那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学习钟表时间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一个简单的钟表模型,然后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比如“钟表中的三个指针哪个最短?哪个最长?分别代表什么?”等,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逐渐找到答案,建立起了书本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注重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
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挖掘思维的潜力,避免思维的固化。在开放式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充足的思考空间,并树立起“条条大路通罗马”意识,也就是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法,才有可能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主动进行各种问题的探究。教师通过学法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真正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认真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表现出了强大的教学优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盲目地开展,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真实学习情况,并以此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依据,真正发挥出这种教学方法优势,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