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0-12-07田巧
田巧
(贵州省沿河县思渠镇初级中学,贵州 沿河 565315)
一、引言
当前教学的标准难以满足目前大多数的教学方法,短板和不足仍然存在基层一线中。从初中语文课堂现状作为入手点和突破口,进而对初中语文多元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实施语文多元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可以给教育同行一些启发和有价值的建议。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初中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对学生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的要求更高。多元化教学方法指思维方式多元化、教学性质多元化。将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初中教学可促进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不再高高在上、不可置疑,在多元化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业的引路人;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思维不再受限,想象力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文字分析和感悟能力;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独立分析能力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发挥多元化教学方法作用的途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营造思维多元化氛围
多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唯我独尊、机械的满堂灌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对于课堂上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并提出指导意见,慢慢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慢慢提高。对于学生的评价和考核,不应仅通过考试、读写,不以考试成绩来完全否定一个学生,应从多方面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进步、擅长领域,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用不变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耐心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中,亦师亦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
(二)教无定法,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获得肯定的教学方法就是值得推广的方法,而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唯一的,应根据社会要求、学生特点及时推陈出新。在讲述大自然中具体的实物或者场景时,可引入情景式教学法,可以将课堂从教室转移到课外,如讲授《桥之美》时,可以找学校附近有相关建筑的地方,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来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更直接,印象更深刻;在讲授《苏州园林》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结合声音、图像、视频多种手段,将园林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脑海中对苏州园林就会有初步印象;当文章主题明确时,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如在讲授《紫藤蔓瀑布》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告诉学生,然后通过引导,让学生发挥讨论、想象,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想象能力;但文章的动作行为具体、人物形象突出时,可采用表演教学法,如学习《皇帝的新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扮演来反应人物形象,学生理解起来也更轻松。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学得深刻,教师讲解得轻松,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三)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多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把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讲授知识时,给学生做基本的引导,但关键环节是学生讨论、分析、吸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分配小组的时候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专长,合理搭配。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想办法去解决,且答案并不是唯一,学生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小组内部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带动起来,变被动、机械学习为主动、趣味学习,掌握的知识更牢固,学习效果更好。通过合作,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近,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高。
(四)延伸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语文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光靠课本里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宽知识面,阅读更多领域的图书,提高阅读量,知识储备才会增加,当知识储备量级足够多时,需要用到的时候才会信手拈来。教师应提前阅读大量书籍,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有参考价值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课余时间可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建议学生将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或者观点摘录下来,或者将自己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写出来,提高课外阅读量,增强理解力。根据时代发展、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化教学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具有创新思维、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和接收,传统、枯燥、老旧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现代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将多元化方法引入教学中的必要性,探讨了发挥多元化教学方法作用的几种有效途径,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