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2020-12-07冯榜伟
冯榜伟
(黔东南州工业学校,贵州 黔东南 556000)
前言
随着整体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素质教育的普及使得各大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因此,在此条件下,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则必须保证以就业为向导,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发展更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在走向岗位后能够符合社会对就业人才的实际要求。并且,由于当前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教学误区,这也使得教学与就业目标的设置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对此,本文将对以就业为向导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探究,希望能够以此来实现推动中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实现帮助学生在中职院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自我的全面发展。
一、以就业为向导的教学概念解析
从当前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特点来看,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则需要中职院校时刻紧盯市场的发展变化,并为学生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指导方向,这样才能够保证通过就业向导的专业教学模式来使教学的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年龄较小,因此在进行综合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以就业为向导外,还要充分地体现出就业岗位的实际特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模拟实操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自身岗位的实际工作来进行综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解决学生只学技术并不能够体现自身综合实力的特性问题。除此以外,职业类院校的实际开设目的就是以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因此就业向导工作的开展,则必须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时,能够通过学校的有效培育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对此,学校在进行就业向导设置的同时,则需要针对社会实际的岗位需求模式来进行教育模式的调整,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定点培养。以此才能够实现将就业为向导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一)通过确立就业目标进行重点内容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职业的实际需求也是日新月异,所以在进行中职院校的就业向导模式确立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学校的教学理念能够符合市场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够在进行专业目标设置的过程中,紧贴社会的实际需求,并保证围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来开展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基础发展需要[2]。同时,由于当前社会以服务供给为主,所以在进行技能服务的同时,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这样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以及企业需求的不同需要。对此,在定制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时,则应该充分考虑到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特色,并结合市场发展的实时动态来进行目标的有效确立,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毕业后有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
(二)全面落实对计算机实操能力的培养
中职院校与其他院校的最大区别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就业向导的有效确立来保证学生的综合发展。并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则需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并突出自身的实际专业技能效果,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毕业后有较强的社会发展潜能。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具有科学化的特点,而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实操训练需求,所以面对整体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教师则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牢牢掌握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并突出教学的实训目标,这样才能够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优化学生的实际实操能力。除此以外,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让学生真正走到岗位上进行实训,这样也能够保证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贴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三)打造综合实力强悍的教师团队
在进行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可以始终以就业向导的知识体系来获取专业的知识指导,则需要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能够有所提升,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师通过自身教学能力的优化来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对此,在进行教师队伍打造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选择引进全新的教学教具和知识技能型的人才来提高整体教师团队的综合实力,这样就能确保学生的发展更加具有竞争实力。除此以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内在培训的方式来提升现有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这样也能够确保学生的发展可以获得教师的有效协助。
总结
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需要以就业为向导,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保证学生自身的综合发展,可以更加符合就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以此才能够突出中职院校的开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