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2020-12-07李玲玲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李玲玲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玉龙坝镇中心小学,贵州 毕节 553300)

创新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了新教学理念中的一种精神,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习中不断求新。下面是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几点认识:

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思维的共鸣

要有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思维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思考的对象,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思维的最新发展领域,把握学生思维的尺度,让学生体会到思维成功的喜悦。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在个别学生的动手活动中,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切割拼接的方法,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求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激发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寻求不同的切分和拼写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矩形;另一个例子是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正方形。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讨论、教师启发,激发思维共鸣,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内容、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才能有效,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简单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种建立在学生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不是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构,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掌握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充分体验探究事物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发现规律,还要注意学生是否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无法独立发现规律,教师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将“免费”的数学知识点浓缩为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更加优化在和谐的氛围中相互探索、相互学习,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同时,通过交流学习数学也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创造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学生求异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就是要让学生不拘泥于形式,不守旧于框框,有独到的创见性,变换的思维,更新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一道应用题: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等于棱长是3 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27 平方分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分米?学生一般的解题方法是先求正方体的体积3×3×3=27(立方分米)。再求圆锥的高27÷27÷1/3=3(分米)。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方法,如:1÷1/3=3(分米)。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自编应用题,或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变换练习形式来鼓励学生积极的求异思维。例如教学“修一条水渠2400 米,前4 天修了2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水渠还要多少天?”学生在得出一般的解题方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求异思维。在得出其他解法之后,可以寻求一种更为简捷的办法:4÷20%-4=16(天)。总而言之,只要在授课时,充分发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换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多变的思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培养学生创造的潜能。

四、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一)激活思维动机,促进积极思维。维持学生完成思维的内部力量是思维的动机。只有思维的目的符合个人的欲望或兴趣时,才会产生这种内在的积极性。教师在设定让学生思考的对象及目标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儿童特点激发思维兴趣。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与极其丰富的想象力的特点,每节课每个环节都要有新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使他感到自己有所进步,进而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二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每次活动除安排集体探索,小组讨论等形式外,还要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思维方式展开思考,并不断有新的想法产生。以保证学生思维兴趣,逐步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萌发创新意识。

(二)发展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人的创新意识主要依靠求异思维,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尽管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客观的价值,但对学生自己来说,从主观上看是新的,研究过程是创造性的,故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开发其创新潜能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如教学乘法口诀、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都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探索,进而发现知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二是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通过比较可选择出最佳思路。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创新的习惯,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