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数学教育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开展的有效性

2020-12-07杨立洪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杨立洪

(贵州省遵义市私立建国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一、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首先,科学合理的划分合作小组。要想保障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那么就要科学合理的划分初中数学合作小组。首先,教师要充分地了解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及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划分合作小组人数,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为4~6 人,同时教师要合理地将成绩优秀与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划分,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学习小组的成员能共同成长与进步。其次,明确合作小组组员的分工。要想确保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那么就要明确合作小组组员的分工。并选出各组的小组长、检查员、记录员、汇报员,使小组分工明确,维护合作学习小组的秩序,提高小组内的学习效果。合作小组组员的具体分工为:①小组长,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各项学习活动,管理秩序,协助与领导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完成学习任务;②检查员,协助小组长开展合作学习,控制合作学习时间及管理组内秩序,并收集学生资料,协助小组成员备齐学习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③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讨论结果、意见、建议、发言情况,以及记录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纪律情况;④汇报员,负责整理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当合作学习小组运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组内的职务选择,让其轮流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务,并进行定期的调换,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健康发展更具全面性。

二、明确小组学习内容

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要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理解,即同学与同学共同学习、成长与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任意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学生学会求同存异,扬长避短。这也就要求教师合理地进行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明确要培养学生哪些知识、技能、想法以达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在设计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目标明确,并始终围绕所涉及的教学目标,展开具有侧重点的教学,促进合作学习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导致其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会出现解题思路不严谨、思路错误等现象的发生。而为了有效地规避这类问题的发生,教师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历年学生出错较多的习题,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具有针对性的数学习题,然后将错误的解题思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评价教师给出的解题思路,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探究解题思路存在的问题,并将错误进行更正。例如,讲解“若实数x、y 满足(x+y+2)(x+y-1)=0,则x+y 的值为()”解题思路时,教师可先将存在问题及错误、不严谨的解题思路列出,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发现解题思路中的错误,然后再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构建合作学习情境

教师若一直使用单一宣教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是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在开展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构建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情境,增加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例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条边的长度。”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到茫然,不知道从何处对问题进行解答。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消防队员救火的视频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再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其创建一个教学情境如:“现在火势凶猛,消防员无法靠近大楼,但情况紧急消防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火势压制住。已知每层楼高度为3 m,消防员只有6.5 m 长的云梯。假设云梯的底部距离大楼墙基的高度是3 m,那么消防员能否通过云梯到三楼灭火?”教师通过将勾股定理的问题转变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然后再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并为接下来所要开展的“勾股定理”教学起到推动的作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应用相结合,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只有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体现数学的真正价值,进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在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可以让学生逐渐加强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便可以延伸并加强到其他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讨论交流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数学问题中,应用合作学习集合小组成员的智慧,解决疑难困惑的问题。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时,也会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遭遇阻碍,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重点,抓住相应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的疑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