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强化对策
2020-12-07郭华
郭华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等职业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0)
一、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使其更加机智敏捷、更具集体主义意识。要想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就必须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为其带来赢得胜利的愉悦感,鼓励其树立信心。另外,对于那些适应性、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解决困难的乐趣,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目标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二)帮助学生增进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其为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进一步改善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得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地释放。只有通过体育运动,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以及胜利的喜悦。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可以使得学生获得短期的快乐,消极情绪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同时还能够在合作中体会团结的意义,在互帮互助的环境中,获得珍贵的友谊。
(三)帮助学生促进大脑的开发和利用
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体操运动可以让学生的肌肉得到放松;排球运动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田径运动可以让学生懂得坚持的意义;篮球的投篮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体育运动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使其感觉系统、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体育运动也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的智力发育,利用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想象力更加丰富、记忆力逐步增强,学生在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后,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其认知能力。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融入到集体中去,也容易产生焦虑、寂寞、孤独的心理情绪,而且其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团体意识,容易依赖父母等。对于中职学生这些心理问题来说,如果长时间不解决,那么学生将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成长也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容易使学生自我放弃、自卑,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旦中职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将会使其成为社会的无用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性格,还容易促使学生的思想扭曲、难以调节。这些情况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阶段,对于中职院校的教育来说,其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滞后,而且还流于表面,师资力量也难以统一,所以学校难以真正意义上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无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校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多样性的手段,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而且教育教学模式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
三、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强化策略
(一)要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
对于教师来说,其是整个体育活动的主导者、策划者,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才能使得学生真正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然而,目前体育教师的质量有所欠缺,而且其所学习的知识过于形式化,导致其在实际指导上不切实际,内容设定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为此,要想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不断扩大人才队伍,并强化教师的素养。
(二)要注重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化教育
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育的意义,这是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认知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提升自我的重要引擎。为此,教师要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注重每个学生的教学,让其具有良好的应激反应,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强化心理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要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其是利用身体运动来增强认知的活动,其中包含了成功和失败、进步和退后、开心和难过,是丰富的情感投入过程。由于活动的开展总会有得与失,所以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地疏导,让其具有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健康,进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机制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很多学校仅仅关注学生的达标率以及运动水平,所以学生不愿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甚至还会抹杀学生的自信心,忽视了个体差异,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容易激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体育健康发展来说,其必须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过程、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等给予高度重视,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去,并建立自评、他评等机制。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中,体育教学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当中。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体育活动为切入点,高度重视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其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