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
2020-12-07刘莉娜
刘莉娜
(龙川县第一小学,广东 龙川 517300)
前言
随着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也成为了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学科,但是由于知识点的抽象化和复杂化,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使得学习效率不高,而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所以,这就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应将分层异步教学法灵活应用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收获知识且提高技能,更好的展开后续相关知识点学习,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一、对班级学生合理分层
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分层,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其在教学活动中收获知识且享受快乐。本身数学知识点相比于其他文学类学科就比较难,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所以,小学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应将分层异步教学法灵活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随后设计出科学的学习目标[1]。比如,在学习“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节知识点时,首先要对学生群体进行有层次的划分,按照学习能力的不同展开科学合理划分,随后对其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主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探讨,这样一来,既能够让部分学生掌握20 以内进位加法知识点,也能够让一部分学生能够快速进行20 以内加法计算,进而借助分层异步教学法提升整体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且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课堂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对课堂提问合理分层
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提问可以活跃其思维,也有助于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而提问也需要讲究技巧,倘若提问不当,反而会削弱学生原有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还应当对课堂提问进行合理分层。首先,提问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来展开,确保他们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去回答问题,也要确保提问能够由易到难,只有循序渐进的提问,才能让学习能力较弱的人员逐步提高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分数与整理”内容时,教师应对课堂提问展开合理分层,从分数知识开始讲解,随后再向整理所转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基础能力较差人员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习能力较强人员综合成绩,进而满足每一个人员的学习需求,发挥分层异步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价值,以及保障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2]。
三、对教学目标合理分层
任何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倘若教学目标不明确,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致使教学方向出现偏差,这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3]。本身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就比较差,对于抽象化的知识点并不能较好地掌握,此时应灵活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来辅助教学,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节知识点时,教师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学习快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能够灵活进行换算,从而既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又可以借助分层异步教学提高学生综合数学成绩。
四、对课堂评价合理分层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课堂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有效的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其学习自信心,也可以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本身课堂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相比于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所获得的效果也更加显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也要对学生展开科学评价。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知识点时,在学生学习完相关知识点之后,应对其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也要确保评价语言的合理性,以一个最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让其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久而久之,数学成绩自然而然会得到提升。此外,在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授课时也要给予学生阐述观点的机会,待其阐述观点时教师要耐心聆听,观点阐述结束之后应及时给予点评,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以及促进个性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只会影响综合成绩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小学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应积极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来授课,并对班级学生、课堂提问、教学目标以及课堂评价进行合理分层,这十分有助于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进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