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视角下对视觉意向性的若干思考

2020-12-07王莉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王莉

(宁夏中卫市第五小学,宁夏 中卫 755000)

一、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视角下对视觉意向性的重要性

视觉意向性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美术学习中,学生在接受一件事情或物象时,并不一定会沿袭固有的思维模式。为了让美术教学方式与课程改革同步,将“特别地看,有意思地说”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环节,该文作者基于教学实践,通过美术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与视觉经验的综合引导,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用某种特殊的眼光看事物形态的能力,引发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视角下对视觉意向性的思考,以满足创新教学思维、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二、小学美术创新教学视角下对视觉意向性的若干思考的方法

(一)引导方法,视觉经验决定表达能力

视觉经验是人的一种视觉心理图式。从学生出生起,各种视觉体验就逐渐在他们心理上积淀,经过加工、提炼后,在大脑的一些神经元中产生镜像,成为学生进一步接受新视觉刺激的前提。在人的感觉中,视觉是较为直接、重要的感觉形式。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以往积累的视觉经验相关联,从而引导学生的视觉意向性。不同的学生具有的视觉心理图式是不同的,因此,其在原有的视觉经验基础上解读艺术作品时,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审美体验人的视觉心理是一种内化了的经验结构,是某种知识接受或能力发展的预备状态。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往往是由他们的视觉经验水平决定的;在美术课堂上的语言表达,更是他们视觉经验的体现。

(二)清晰逻辑,表述感知

学生眼中看到的每一件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独特的。不同的艺术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其形式承载的是不同的情感,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主观感受,这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常态思维下,多感官知觉习惯往往制约着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学生感受视觉图像符号的方式有不同的特性。形是造型艺术中的重要元素,以上四位学生的表现说明,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象形态,他们的认知水平与其各自的心理知觉是一致的,他们往往是按照自己的视觉经验表述自己的感知的。由于学生对视觉图像符号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这样的知觉水平与视觉经验决定了他们认识形态的基础,有时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要使学生达到“特别地看,有意思地说”的知觉表现水平,美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

(三)多种图示教学方法

1.对范画临摹

部分美术教师认为,如果不让学生大量临摹,学生就可能难以有足够的积累,其在绘画时往往会出现缺乏自信心的问题。但是,临摹性表现也需要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学生积累视觉经验。因此,美术教师要启发学生对某种表现性方法或图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好不要“照葫芦画瓢”式地临摹。

2.体现参照性

这是一种照图表现的美术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美术教师出示的图片、作品等进行表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技能性表现时,需要坚持引导学生“特别地看”和“有意思地说”。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美术教师既要关注他们的新体验,又要保护他们语言表达的自主性。美术欣赏学习是贯穿整个美术学习领域的。

(四)探讨教学方法

课堂上没有图片参照,学生只能自己根据以往积累的视觉经验画“雨”。要让学生在小学美术学习开始时就接触并学习到有意味的表现方法与形式,教师在表现环节前就需要增加对相关作品的欣赏、探讨环节。基于此,教师需要考虑合适的欣赏时间,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对作品的欣赏穿插于课堂教学过程。这样,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作品表现得更有意味,更具有创意,更能够打动人。

三、低年级学生的形态知觉的表现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无故障感。所谓的“无故障感”,表现为学生在这一阶段感知生活物象时的自然状态。虽然这个时期的学生对生活物象的知觉依旧建立在存在物的基础之上,但其往往对自己的美术表现充满自信,能够通过美术创作活动获得自豪感与成就感,这就是一年级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虽然学生的内心在感知生活物象时可能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但其强烈的自我意识往往会帮助其反复修正自己的知觉,主体性成为学生表达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动力。基于此,从一年级开始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渗透符号意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有限,往往难以较好地理解符号的隐喻性原理。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思路:在实际的美术表现活动中,任何的触觉行为和留在材料上的痕迹,或者工具与材料所产生的变异性构成,都是通过符号的隐喻性原理表达的。痕迹是符号,变异性的新构成方式也是符号。

结束语

综上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视觉意向性,指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能够运用某种特殊的眼光观察事物及其形态。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形成何种“眼光”,他眼前的事物就会向他提供何种心理图像的“显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相应的概念,形成一定视觉意象画面。这样,学生在获得了“面向事物本身”的视知觉思维能力后,能够更好地认知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