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探讨

2020-12-07熊玲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熊玲

(贵阳市第十中学,贵州 贵阳 550001)

前言

过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由分数来教,学生是由分数来学,忽略了“人”必须在教育中进行实际本身的培养。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教育学会第28 届年会以“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为主题,与会专家们讨论了“基本能力和正确教学”的问题。高中数学老师的核心素养教学在整体的研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教师应考虑以价值观为核心来提高综合业务能力,以承担培养出符合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任务的学生[1]。

一、核心素养基本概念阐述

(一)核心素养涵义

基本的数学素养是指删除所有学习到数学知识的痕迹同时忘记将来剩下的知识。此定义专门阐述了基本数学素养的含义和性质,但由于尚不足以解释核心素养的内容构成要素,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也不利于现实教学的实现。高中数学规划标准审查小组专门分析了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部分,并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与解读。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六个方面,它符合数学的基本特点,也有利于人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特别是指人们做事和思考的能力。

(二)研究核心素养的意义

对于教师而言,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现是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并促进自身专业素养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核心素养要求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收集材料开始实施,此过程是对数学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试。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数学的核心素养理论和丰富的资源,才可以创造出凸显数学特征并满足学生实际条件的科学[2]。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究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热情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研究过程中,学生情绪对解决数学问题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会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关注力,这将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因此,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学生的非主观影响学生学习的状态。当学生面对非智力因素与学习之间的有效关系时,他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情感转移分散,取得更好地数学成绩[3]。

比如,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时,可用阿基米德与国王棋盘放米粒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指数函数性质的探索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选择底数a 不同取值时的函数图象,从特殊推广到一般,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而动态的演示引起学生关注,进而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乐趣,提升其热情。

(二)渗透数学理念,培养核心素养

从数学学习过程的角度,即数学认知加工的角度,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建立模型能力[4]。这三种能力的发展与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自我成长、数学通用性和批判性的基本和核心能力密切相关。这三种能力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培养这些技能与数学教学中老师的引导密不可分。运用学科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问题情境设计、精巧简练的语言、启发性的设问、与学生的共同探讨等环节实现,而这些都是核心素养构建与形成的温床,也必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比如,《三角恒等变换》中有关三角函数配角题,已知两个角的范围,求解三角函数值。可提问:能否求出两角和差的范围呢?学生依据已学回答:“利用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则求出两角和差的范围。”此时教师引导抽象思考方向,让学生进入数学模型建构,如果知道两角和的范围,根据两角和的余弦值,是不是可以知道两角和的正弦值呢?学生会自己尝试并很快得出答案,培养学生在已有方向下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实现。

(三)改变教与学模式,强化能力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将传统课堂中的师生角色赋予新的内容。以前的课堂更多是老师传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不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现在老师需要从思想上转变,行动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构建知识体系,设置各种活动环节以便于学生的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则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从中获得新知、形成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数学思维,构建数学能力。

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也体现在课堂之外的很多地方,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全面渗透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时间和实践,因此中学教师应继续深化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