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自主管理,分担班主任工作

2020-12-07靳娜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靳娜

(达拉特旗第十一中学,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4300)

前言:所谓的自主管理就是指,最大化的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转变观念、加强自我束缚、提高认知,真正地成为班级当中的小主人。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提高,并有着较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所以,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对这些优势的有效利用,更好的引导学生实现自主管理,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担。

一、展现协助作用,实现自主管理

要想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让学生实现自主管理,首先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做出一定的转变[1]。应该从原本的主导者逐渐地转变成辅助者。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课程开展效果,让最佳的管理效果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以往代为包办的模式,应该真正地做到大胆放手。这样才能够让自主管理的优势和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例如,在以往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时常常不敢放手,担心会出现过度放任的情况,导致一些无纪律、无组织情况的出现。但这样的担忧是没有任何必要的,这是因为初中学生已经具备自主意识和是非辨别能力,也有意识和能力来更好地让自主管理得以实现。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对自己辅助者的地位进行明确,在必要时施以援手。让自主管理这一模式在逐渐地发展当中变得成熟,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尊重学生地位,实现自主管理

在以往的管理形式下,不管是选拔班级干部还是对日常班级事务的管理,教师都在其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不平衡的心理,从而对班主任产生意见,对师生关系的构建也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当前,教师一定要放下手中职权,对学生的意见和主体地位予以尊重。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扭转局面,为自主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前景。例如,在选拔班级干部的过程当中,应该对学生的意见和主体权利进行充分的尊重。应该真正地将选择权放置在学生的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计数投票这样的方式对班干部进行选举,将获取到其他学生支持的人作为班干部。这样不仅可以奠定群众基础,也能够在日常决定和管理事务的过程当中更好的有助于学生的接受。这样就可以在无形当中更好地提高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推动整个班集体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加大文化建设,实现自主管理

在推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可以对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向上和潜移默化的。所以,在日常当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也应该加强文化建设,达到良好的课程开展效果。例如,在引导学生实现自主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班级当中的实际情况来划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对于学生所做出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举动,也会在小组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扣分。每周进行评比,对于得分最高的小组会实施奖励和表彰。通过这样的方式都可以让学生在班级小组中形成责任感,真正地做到齐心合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自主管理的良好效果,让学生能够在管理的过程当中生成责任感和自信。

四、引导自我监督,实现自主管理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也应该对学生的自我监督进行引导,这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条件[3]。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观念,让自主管理真正的得以实现。例如,在班级规定进行制定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广泛的进行参与,每个学生都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真正地做到各抒己见,保障制度的落实。再落实之后,每一位学生都要进行执行,减少学生的抵抗和抵触情绪,更好地让民主参与得以实现。另外,在班级管理当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监督者和管理者,特别是对于班干部这一群体,教师不要给予特殊的优势。对于班干部的一些不良行为,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举。这样就可以让自主管理变得更加具有透明度,真正地让管理效果得到不断的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这项工作当中,通过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不仅可以有助于学风、班风的有效构建,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非常良好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展现协同作用、展现学生地位、加大文化建设、引导自我监督。让自主管理得到真正的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为班级的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