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7聂娇敏
聂娇敏
(江西省万载县株潭小学,江西 宜春 336100)
情景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大亮点,通过符合数学内容的情境创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情境,这种教学导入,学生更乐于接受。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处于简单的逻辑状态,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所以教学中采用合理的直观表现,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能促进学生及时有效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切合数学内容的情景,学生置身于数学情境之中,才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所学内容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探究性的数学情境。
一、创设数学“童话”,激起心中涟漪
加德纳曾提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根据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编织生动的童话故事,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为学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如我在教学《加法结合律》一课时,讲述了一个“运算律”王国的故事:孩子们,在数学的天地里,有一个叫“运算律”的王国,那里有很多大臣,他们有一个魔法,有些算式如果遇到他们,就会变得简单又听话,你想得到这些“宝贝”吗?孩子们一下子兴趣盎然,在孩子们期待大臣出现、获取魔法技能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当中,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它的故事情节,不仅仅只用到了这一节课上,随着后面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不同的“大臣”,各种“魔法”在他们手里运用自如。
再如,《生活中的负数——温度》这节课时。我首先问孩子们:你们看过天气预报吗?孩子们高高兴兴地举起手来,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说:老师想让大家说说哪个地方冷,哪个地方热,并把那个地方的名字和温度记下来,接着我又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孩子们兴致很高,接着他们开始认真地看着视频,时不时地记着,在后面的环节中他们说了什么已以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这节课中,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
情境的创设,增强了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数学的探究活动中。
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
这里的“数学现实”主要指小学生已有的数学积累,包括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通过直观感受来认识事物、接受新知,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形象思维逐渐向逻辑思维发展。因此,数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例如,情境内容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或者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事物,也可以选取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的事物;呈现的方式可以是画面感较强的故事或者动画、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活泼有趣的游戏等。创设这样的情境既能满足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新奇事物的天性,又能通过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与新的数学知识建立某种联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掌握了新知。因此,教师在围绕某个知识点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蹲下来看学生”,要试着用“儿童的眼光”看问题,以一颗“童心”接近学生、听取学生的心声。
三、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将学习数学的内容利用问题的方法贯穿到有趣的情境当中去。将问题放在有趣的情境当中,可以保证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当中来,而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感知。对小学生来说,虽然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感要素都不一样,可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从整体上具备一定的一致性。低年级往常关注的是有趣新鲜的事物,而高年级的学生对有用、具有刺激性的事物感兴趣。因而需要从问题情境的设计入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选择,从平时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故事当中引出问题,从游戏当中引出问题,都可以极大的激发出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热情。例如教师在教授《倍数》这一知识的同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通过“开小火车”的游戏来实现学生对倍数的充分理解。教师作为火车头,嘴里说着“呜……”手里拿着非常多的口算卡片,开到哪儿,指定身边的同学进行回答问题,例如1 的1 倍、2 倍、3 倍……回答正确的学生就可以揪着老师的衣服在后面做车厢,反复如此,火车变得非常长,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一直被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限地开发利用,如何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更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认真研习的部分。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概念为主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和生活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容积的内容时,课前准备好长方体和液体水,或者将学生带到科学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际测量,这样学生的学习激情会激发出来,更加热爱数学知识。再如,在讲解圆、角、分的单位进率时,可以创设购物为主题的情景,三个人为一组,轮流当老板和购物员的角色,通过实际的情景教学,学生会轻而易举地掌握圆角分的知识。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创设的路很长,需要广大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它。同时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创设符合实际教学的情景,转化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