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课心得

2020-12-07石传强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石传强

(邹平市高新小学,山东 滨州 256205)

一支笔,一个方凳,一本听课记录,如此三件,随着上课的铃声,就开始了听课的旅程。

说起这听课,就类型而言大体有三类:一、集体听课,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导处统一安排时间,教师报好课题,上课教师须充分准备,有别于平常的上课了。听课时教师相对集中,相互听课并进行课后交流,实现共同成长;二、同事交流之听课,无领导安排,可以是师徒之间或与同事相约,随便请人课堂听课,既为诊断,更是结对帮扶,主要是了解自己平时教学的情况,让同事找缺点共提高,此类听课真实、评随意,体现了团结和谐的同事关系;三、公开听课,此种呢主要是学习与观摩,课上的听与课后的评相结合,起到学习与借鉴的作用。此类听课似乎有些做作,有的甚至上了好几遍了。

不管哪种类型的课,作为听课之人,都要思怀有一颗赤诚之心,怀抱学习之态,耳到、眼到、手到、心到,学习与研讨并存,这听课之旅可谓充实有加,回味无穷。

听课,首先就是耳到。找个位置坐定,静心细听,这课才有嚼头。聆听教师对学生语言的引导,细听学生地回答,无时不被课堂的语言艺术所感染。单说这公开听课,教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课堂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准确的评价,及时的引导,恰当地讲解,教师课堂的睿智无时不在,这就是人师之风范,经师之技巧。课堂属于学生,声声人耳地还是学生的回答。好奇的提问,个性化的语言,那份读书的感悟,那个思维的绽放,总能让你心悦诚股,激动不已。好的优美的课堂语言把你带人音乐的世界了。

其次听课更要看。课一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再现。要看学生的学习常规,语言,姿势、动作;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看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更要看学生学习效果的高与低、好与坏。课堂上只要学生小手高举、小脸通红、小嘴不停,这样的课肯定很好。反之,如果学生无精打采,左顾右盼,时间匆匆,课平淡无味,听课亦是如履薄冰,紧张与着急并存,与教者共思索,为教者共担忧。有了这种忧虑,课后的长谈与交流也就在所难免了。看课也少不了看教师的表现,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教师教学时空的调控,看教师的板书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看课还是有效的。

听课的同时,还要记,正所谓手到。这不但为评课做准备,更能为学习与交流奠定基础。好课要手到擒来,反之也警戒自己。记下课堂教学的流程,记下教师的某个精彩点拨,记下学生的精彩评点,记下对每一环节的看法,即景生情的想法。听着、看着、记着,宛如读书时的点评,有过程的记录,也有教学心得的评点,何乐而不为种呢?

到听课最紧要就是心到,心到方能反思,思过才有进步。学而不思则殆,不管什么水平的课,都要用心去反思,好的发扬借鉴,差的反思摒弃。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不会的看热闹,要想一想,教学设计的优点,亦要考虑某个环节的缺失,更要寻求改进的办法,课后推心置腹地交流,哪怕是争他个面红耳赤,只要是有所得,有所获,彼此有所进步,听课罢,这评课也罢,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设身处地地学习,相信谁都会接受,谁都有共鸣的。

就像是农民种地,工人做工,这听课亦有学问,亦有技巧。不但要把握时机,更要讲究实效。作为老师,听课就应像农民种地那般辛劳,也应像工人那般讲究效率,听听就有收获,看看就会有所得,写写就会有提高,想想就会有改进,听课真好。

然而对于听课,总有一种想法在心中激荡,怎样提高学生的素质,突破口在哪里?我认为最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这是教学的主阵地,俗话说教是一种艺术,实际上组织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艺术,比如说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施师生互动?怎样不能让学生成为旁观者?怎样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怎样才能避免教师的独角戏?可以说生本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施展自己水平的舞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我只要上完课就算完成任务了。

听课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