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析
2020-12-07吕武斌
吕武斌
(吉林省公主岭市桑树台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公主岭 136117)
一、引言
阅读教学简单是来说就是教师、相关的书籍、学生进行对话的一个教学的过程,学生在对书籍进行阅读时整理收集到的信息以及处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生们通过书籍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个过程,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对于培养他们的欣赏以及理解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让他们可以通过文本,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我国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比较模糊
我们虽然提倡阅读教学,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情况却并非如此。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的教师更加注重对相关的文学作品的讲解,这样虽然可以满足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但是,却在最大的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没有培养出学生的阅读的习惯。并且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是会将大部分都课本内容融入到阅读教学当中,这样,虽然可以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但是却不符合阅读教学目标,同时,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都是以课本内容讲解为中心,还会出现拖堂的情况,长此以往,就必然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的深度不够
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学的内容深度还存在不够的问题,以语文课本中的《黄河颂》为例,在这篇课文中,我们的教师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黄河道美景图片,并且还会播放一些与黄河有关的歌曲,这些内容虽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但是会占用更多的教学时间,同时,学生也会缺乏对文章进行理解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文本内容,最后下课时间一到,就只能草草收场。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科学合理安排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对于我们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还是比较浅的,因此,他们对于文章情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我们的教师要在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给我们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阅读安排,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以及推动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可以很清楚 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对于某一节点相关知识点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然后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案;其次,我们的教师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科学合理的设计出符合学生的阅读方案。
(二)教授阅读时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们教师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以及新课标的要求中,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具有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需要对我们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法教授,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传授小学语文阅读时,教师主要传授的阅读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粗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粗读就是就行粗略地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是用于对课文的预习,而且对于文本的内涵也不用去深挖,只需要我们的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及对不认识的字进行查阅即可。
2.通读法
这种方法我们的学生对于文本进行一个整体的通读,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一个了解,并且,在教师及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
3.精读法
这种方法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对文本进行详细的阅读理解,对于文本中内涵也需要深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优美的句子以及词汇多次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重视课外阅读
对于语文的阅读教学,我们的教师以及学生都不能局限于课本,我们要扩大阅读的面,积极对课外的书籍进行阅读,这样不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量,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因此,课外阅读,对于促进我国的阅读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师一定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四、结语
虽然我国目前阅读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阅读教学效果整体较差,但是,只要我们的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相信,在未来,我国的阅读教学会越来越好,阅读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