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2-07施静雯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施静雯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5)

随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推进,学校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如何与“双创”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提高学校就业率成为各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各高职院校都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比较受学校重视,但在具体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却难以让学生真正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我规划学习路径和目标。高职学生除了没有主动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外,对创新创业也存在一定误解,很多高职学生认为创业就是简单的“销售”而创新则被认为是他们自己难以实现的“高大上”的事物,导致对创新创业也没有合理的认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直接导致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主动把知识技能与职业技能相联系,无法直接学以致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缺失使得学生无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禀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二)学生对各工作岗位期望与现实不符。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学时通常以较高的工作期望激励学生努力,导致在毕业季人才招聘时,很多学生对工作抱有极大的期望。而工作岗位薪资待遇与期望不符的现实使部分学生在挑挑拣拣中丧失了最佳的就业机会。虽然这部分就业机会会被其他院校学生填补,但对于错失机会的学生而言,错误的职业认识是可以避免的。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对厂工以及销售岗位也有错误认识,认为进厂工作很累而销售岗位薪资太低。但实际上,大部分工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式的工序改造,企业对工厂工人的要求更多的是检修或者监督机器的正常运转,而销售岗位虽然基础薪资较低,但这一岗位本身就是靠提成来提升收入,底薪较低也是社会常态,对销售岗位的错误认识也是学校对创业工作指导不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学生对各工作岗位的期望与现实不符的原因在于与社会工作岗位接触较少,对工作岗位的晋升潜力以及工作内容存在严重的认识偏差,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在工作岗位选择上有较大的偏差,最终导致部分岗位无人问津,而部分岗位又面临激烈的竞争。

(三)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准备不足。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对自我能力评估严重不足自我准备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高职学生在应对面试过程中无法直接回答的专业问题时,通常以“我可以学”来争取某一工作岗位。但对于企业而言,他们在应聘中的准备的问题都是十分基础的,准备不足就成为了某一岗位淘汰学生的充要条件。学校应在端正学生对工作岗位期望的同时,要求学生尽量做好应聘前基本知识技能的储备,让学生在摆正期望的同时有足够的能力应聘相关岗位。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制。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制十分有必要。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制首先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讨会,针对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其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对社会竞争有更清晰的认识。最后,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反馈机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后对他们的具体行动没有评估和反馈,使得很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和口号,无助于学生具体职业规划的调整,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智能评估系统,监督并鼓励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让学生有的放矢。

(二)增强社会实践找准社会定位。学生对各工作岗位错误的预期与社会实践不足有很大关系,应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使学生更清晰地找准各工作岗位的社会定位,做到对各工作岗位有更清醒的认识。增强社会实践的途径有暑期实习、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等,学校可以与周边企业对接,帮助学生在暑期寻找相应的实践岗位,通过暑期实习让学生在工作中对社会有更好的认识;同时,学校应在职业技能培训期间减少对相应工作岗位待遇的宣传,避免学生对工作岗位待遇形成固定认识,并应指导学生相应职业技能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指明专业方向上的晋升和学习路径,避免未来就业在晋升方面失去方向。最后,应把握学校内已有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就业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以对市场竞争和人情世故有更好的认识,避免在工作中意气用事。

(三)增强创新创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作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但在具体创新创业指导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增强创新创业指导应从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指导两方面入手。在理论教学方面,除学校固有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外,应与其他院校教师积极交流,共同搜集创新创业理论教学资料探讨理论教学方案,鼓励教师与具体创新创业团队联系,要求他们参与教学指导。在实践指导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具体的绩效评价体系,让学生学会分解创新创业项目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细则和目标,以绩效驱动创新创业工作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从而实现实践到理论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