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政府与市场的供给边界研究

2020-12-07邓爱华

魅力中国 2020年33期

邓爱华

(山东聊城高新区许营镇政府,山东 聊城 252000)

在农业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积极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即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决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依旧出于较低的层次,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改革措施,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与此同时,市场化推广结构的介入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短缺的问题。对此,必须要对政府和市场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供给中的边界进行划定,实现资源的协调配置。

一、相关概念界定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协调政府治理和市场推广是一项关键性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农业技术推广制度是一种混合性的制度安排,公共和私人推广部门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探讨政府和市场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供给治理上的边界十分必要。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技术产品,传播与技术产品相关的知识、信息并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过程,它由农业技术产品提供和农业技术服务两部分构成。农业技术产品简单来讲就是物化的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服务则由农业技术产品配套服务和独立使用的非物化农业技术构成。除了农业技术产品的提供之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还涉及到了技术使用的指导以及疑难问题的解答。

(二)政府与市场供给边界

参考企业边界的概念,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政府供给边界是指政府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供给主体所承担的职能范围,相应的市场供给边界则是指农业技术市场化推广的职能范围。政府和市场机构在供给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超出职能范围的行为,必然会造成效率损失。

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政府与市场的供给边界研究

(一)交易费用是政府与市场边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科斯(1937 年)的研究,一旦企业内部组织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就会出现企业代替市场的情况。反之,则企业会持续扩张,直至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费用等于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费用。归根结底,企业的边界问题实际上是生产过程中由市场体制还是企业体制进行组织。而想要弄清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政府和市场的供给边界,就需要将政府供给农业和企业技术推广服务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可以从资产专用性以及交易频率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交易频率为例,政府供给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市场体制下相比需要专门的推广机构作为支撑,并配备专业的人员队伍。而市场化机构则采用技物结合的运作模式,并不配备专门的推广人员,也不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直接由推广人员负责营销和创收。相较而言,政府拥有更加健全的组织结构、专业人员队伍和健全的渠道体系,因此其单位变动成本远低于市场化推广机构。但政府供给同样存在边界,一旦超出就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其原因有三,一是政府若强行囊括市场化体制可以供给的服务内容,会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生影响。二是农业技术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不高,政府供给相较于市场供给会产生更多的费用。三是部分农业技术的交易频率不高,若由政府机构推广会出现“大材小用”之嫌,产生不必要的机构维持成本。

(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教育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交易属性决定了政府和市场供给的边界,而其交易属性存在一定的变动性,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制度因素,具体包括农地制度、规模化经营程度两方面。农地制度是因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权益而发生的所有关系的总和,是农业生产经营各类制度的基础,决定了农业生产中农户的技术需求。规模化经营程度对技术应用推广有着显著影响,当技术应用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无法抵偿其边际成本时,则技术推广必然遭遇阻碍。相对而言,小规模农业生产中,技术应用并不会带来时间和精力的节约。其二是技术因素。具有公共属性的农业技术可以采用政府补贴、私人供给的方式推广,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将技术使用者从农户转化为农业生产组织,消除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阻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供给水平,应从治理效率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因素,对政府和市场的供给边界进行确定,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