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筝曲《箜篌引》
2020-12-07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北京 100866)
古筝曲《箜篌引》是由近现代优秀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庄曜先生,以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大胆词句为灵感来源,潜心研究并呕心沥血改编创作的当代经典古筝曲目。它将古筝意境的展现和夸张描绘箜篌的诗词效果有机结合,以丰富多变的古筝演奏技巧,通过虚实相映的旋律,展现了李贺独特的音乐感,强调了诗词中美好绚丽的场景,让观众能从音乐的构建中直接跃入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古筝曲《箜篌引》整体的旋律多变,既有轻盈欢快的节奏感,同时又带有令人欢愉的动感,前后两段旋律对比明显,前半段以高潮迭起的旋律融入特定的西域音调,后半段以轻巧明快的节奏融合粗犷的情感变化,真正做到了将古诗词与民族音乐完美交融。
一、古筝曲《箜篌引》中的情感表达
古筝曲《箜篌引》中的美学思想与古诗《李凭箜篌引》如出一辙,都充分继承了古代的朴素唯物和想象的浪漫主义审美倾向。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审美是借助于虚实结合的载体,从而展现生动美好的场景,而想象的浪漫主义融入了创造者本身的想象,将内容载体以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别样演绎。该筝曲的核心音调运用来自于古代西域的调式,让长大的散序和多变起伏的节奏,将虚虚实实的场景不断交织,使得“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的箜篌弹奏幻想场景如梦般呈现出来。为进一步呈现出良好的音乐渲染效果,筝曲的情感依托以声拟声,用激越清脆的乐声比拟昆仑玉碎的声音,用舒缓柔和的乐声比拟悠扬鸣唱的凤凰,又用明丽美好的乐声比拟芙蓉和香兰绽放的笑颜。此曲融入音乐的想象,借助于音符、节奏、曲式等音乐手段来呈现音乐世界,特别是后半段的轻灵粗犷的节奏,将被遮蔽的愉悦、感恩、慰藉等情感以声乐再现,充分提高了乐曲的艺术感染力。
二、古筝曲《箜篌引》中的曲式结构
古筝曲《箜篌引》中的曲式结构是带有缩减再现的三部曲式,且拥有一个较长的散序开头。这其中,散序的开头为(1-46小节),篇幅较长,意境构造层次大,分6个层次展开。虽然每个层次的弹奏速度皆有不同,但核心音调皆为西域音调,节奏整体轻灵,散序的主线调时隐时现。第一部曲式为A段(47-97小节),该段整体弹奏速度较快,节奏动感性强,如同边歌唱边跳舞,欢愉之情跃然纸上。主题旋律以单线条旋律演绎(51-63小节),后续的变奏音调翻高,配合扫弦达到粗犷的效果,A段的第二、第三次变奏,左右两手弹奏技法的频率都有所加快。第二部曲式为B断(98-134小节),该段主题需要用双手八度齐奏,速度变化明显,强度伴随三次变奏日益凸显出诗句中的现象场景,在快速的音乐中包含了秘而不宣的想象意境和内藏的情感依托。第三部曲式为A1段到尾声(135-172小节),A1段再现了A段的主体旋律,让音乐材料借助于拉宽的演奏方式,让音乐变得更加热情,在137小节时又再现了散序的音调核心,音高慢慢下降为中音,力度也慢慢下降,展现出极强的音乐落差,但从159小节以后,音调和力量又一次增长,最后走向高潮结尾。
三、古筝曲《箜篌引》中的弹奏技法
古筝曲《箜篌引》中的散序部分大约有整个篇幅的1/4,六个层次的展开弹奏中,第1-3小节是慢——快——慢的节奏变化,充分展现了古典西域调式中的小二度音程,但这里需要进行两个技术处理,右手的第一个音、开头的左手和弦使用强出,这样能够突出核心音调。第4-6小节是带装饰音的八度重复,第7-12小节是第一个强有力带有煞弦的片段,为后续的虚实结合打下了基础。从第15小节开始一直到46小节,音乐的旋律流畅柔美,适当的捂弦和强调重音让音乐跌宕起伏。这其中,第18小节、第22和23小节最后都有一拍有力的密集弹奏,同时第44小节和45小节后短句有连串的十六分音符,让整体的散序避开了我们对箜篌的想象,从客体出发,利用强弱对比的悬殊,来表现出“亦真亦幻”的情境。至于A段的弹奏,整体节奏织体如同舞蹈,第47-50小节演奏时要集中力量,为后续的弹奏做准备,第51-63小节,是单线条的旋律形式,需要突出重音、干净、敏捷、动感。第64—71小节是第一次变奏,需要有右手翻高,左手扫弦。第72-75小节是第二次变奏,需要对四个有反复记号的小节进行强弱对比技巧转换,第81-91是第三次变奏,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将音乐表现得更加热烈。B段的演奏速度由慢到快,强度从P到mf,双手摇用八度平行齐奏的形式,三次变奏分别在第105小节、第111小节、第124小节,但第105小节开始两次弱起渐强,而第111小节是技巧性段落。这其中,我认为第100小节的弹奏,右手应该快速小搓,加上左手的重音辅助。从A1段到尾声,A1段主题音调提高,再现A段的音乐材料,第137小节开始回到散序的演奏核心,用大幅度的刮奏和扫弦,再将音乐从高音区转移到中音区,而第159小节在有规律的扫弦下,慢慢达到高潮,最后全曲是在双手强有力的刮奏中结束。
总结
总而言之,古筝曲《箜篌引》是一首极为成功且经典的优秀作品,它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以音乐的形式完美展现,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诗歌的艺术性和音乐的艺术性是能够相互包容和融合的。对于该首曲子的具体弹奏,我认为演奏者要想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能够以深层体验来诠释乐曲,需要先探究乐曲灵感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从而理解音乐与诗意的融合要点。关于乐曲的细节处理,需要注重于情感基础分析弹奏技巧,认清曲式结构中的弹奏要点,将联翩而至、新奇瑰丽的想象画面和音乐描绘保持在同一层面上,最后展现给听众才能显得幽深渺远,充满了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