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2-07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关校区,邢台 隆尧 055350)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数学课堂来说,不仅仅要将思维过程以及结论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对此要从课堂入手,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
一、通过设疑,激活思维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在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在教授新课内容时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启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时可以加入新课的练习题,面对新知识学生在练习时会觉得有一些困难,也会出现疑惑点,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顺利提出新的学习内容[1]。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了极大的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学生不再是带着以往“要我学”的思想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能够设置相应的疑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固定物体让不同位置的学生来观察,并说出自己所看到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待学生描述完毕,教师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同位置同学看同一个物体,会看到不同的形状,此时,学生就会迅速反应上来,是观察物体的角度影响了所看到物体的形状,即顺利引入新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维,思考得出了知识点,记忆会更加深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极大的增强。
二、创设情景,促进思考
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之后,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考,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投入教学内容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灵活,这一方法非常适用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在情境中提问时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能过于简单,这样会在短时间内消磨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不再愿意主动思考;也不能太难,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设置应该本着这样几个原则,第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第二,其难度应该符合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2]。此外,教师要在此过程中适当引导,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变化适当加大问题的难度或者给予相应的提示。例如在“厘米、分米、米”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现在需要知道同学们用的书桌,桌面的长是多少?此时有的学生会用手比划其长度,教师可以再给出提示:可以借助手边的东西来作为工具。学生会利用文具盒、铅笔等物品作为工具,测量完成后,学生会发现得出的结果不一样,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结果不同,让其将目光放在所用工具上,此时学生会提出,文具盒长,而铅笔短,所以得出的结果不一样。再引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即:使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不断深入教学,再带领学生认识尺子,明确厘米的概念。
三、鼓励释疑,促进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不断思考,提出问题,而思维能力要发展则需要靠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解决问题,这也是在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会有极大的成功体验,对于学习的自信心会得到增强,进而再次主动探索,形成良性的循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例如在“长方形的特征”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长方形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这个是我相信的,但是对角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我有点不完全相信,同学们能证明给我看吗?此时学生面对教师存在的疑问会有极大的探索欲望,并积极进入验证环节,此时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待学生验证完毕,教师可以让学生汇报自己是用何种方法进行验证的,然后挑选出几种典型的方法让学生来展示,包括验证方法以及实施过程,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通过这一小活动,学生对于长方形的特征会有更加明确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良好品质,学生在今后遇到问题时也会主动思考、验证,最终得出答案,让学生在释疑中实现思维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此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重视设疑,通过合理的问题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要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尤其是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其思维更加灵活;此外,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通过多种措施共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